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见闻(下)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3192 字 3个月前

从河北方向入太原,最好走的是滏口陉,其次是井陉,都有驿道直通太原。

温峤等人自井陉入。

井陉又有南北两道,南道为秦汉以来的主道,驻有重兵。

北道尚未开辟,多为走私商人、山贼匪徒之流行经,几乎无法走大队人马,故只有少许游骑偶尔前来巡视。

大体由飞龙山北麓向西,直走六十里,抵达一处绵延广阔的沼泽湿地。湿地中长满了芦苇,俗名“苇泽”。

永嘉十年(316),常山、中山二郡国征发丁壮万余人西行至苇泽,夯土筑城,为石勒所败,遂止。

由苇泽折向西微南四十里,便是井陉关了,由石勒占据。

温峤等人抵达苇泽时,已经是六月初十了。

看着茫无际涯的芦苇丛、沼泽水泊以及更远处连绵不绝的群山,他叹了口气,率先趟入了水中,往正西方向前行。

路不好走,三天才走了三十里,抵达后世娘子关的位置——初名苇泽关,因隋代于东面置苇泽县而得名,唐置承天军城,正式驻扎经制募兵,故得名“承天军”,金朝时又有“娘子关”之名。

这就是北道了。

南道是秦汉时比较流行的道路,魏晋亦然,但隋唐时突然流行北道,可能地理、气候环境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北道能够通行了。

但到元明清时,很奇怪,又走南道,不走北道了,也不知为什么。

至近代,正太铁路经北道路线。

简而言之,娘子关堵井陉北道,井陉关堵井陉南道。历朝历代具体哪个关重要,完全看时人主要走哪条路。

此时几乎不存在北道,故南道最为重要。

按照李左车的说法,南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可见其地势。

“冯长史勿送,就到这里了。”险峻陡峭的山坡之上,温峤躬身一礼,道。

冯龙犹豫了一下,道:“也好,此去皆敌境一路小心。”

冯龙是飞龙山镇的长史。镇将乃乞活帅陈午,这会正率军北上,驻扎在常山郡城。

石勒大军刚刚被驱逐还不到十天,常山风声鹤唳,紧张无比,须得大军弹压。

温峤朝冯龙挥了挥手,然后看向郭荣等人,笑道:“走吧,今晚吃住,可靠郭将军了。”

“仆并非将军,温祭酒说笑了。”郭荣也不客气,当先带路,道:“前方十余里有一堡,堡主乃我昔日旧人……”

声音渐渐远去,人影也慢慢消失在了山道拐角处。

冯龙又站了一会,仔细打量着地形。

过几日,前军将军李重将发送一批俘虏过来,于井陉之内二修军城。

这个城是一定要修的,梁公都赐下名字了:天长镇。

以外兵属刘灵暂领天长镇将,率青州兵驻守此处——此镇将非世袭,只是守将罢了。

此城一设,不管大路小路都能堵住,唯一的缺点就是此间地形相对开阔,不如南边井陉关一带险要。但井陉关在石勒手里,他们也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

乐平位于长治盆地北(今阳泉市),境内几乎全是山并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