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3)警胃肠健康,预防从了解太阳、少阳、阳明经病

小主,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医强调“治未病”和“既病防变”,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进行预防,以及在疾病发生后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恶化。然而,当疾病发展到“风消”或“息贲”这样的严重阶段时,确实意味着治疗难度大大增加,预后也相对较差。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可治疗。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即使病情严重,只要治疗方法得当,患者积极配合,仍然有可能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实现病情的逆转。

因此,面对“风消”或“息贲”这样的严重病情,我们不应该轻易放弃治疗希望。而是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探讨“太阳经发病”的种种症状时,我们仿佛踏入了一场中医经典的巡礼。太阳经,作为六经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如同天空中的太阳,温暖并照耀着人体的阳面,维护着机体的正常运作。

首先,说到“太阳经发病,多有寒热的症状”,这其实是中医对疾病外邪入侵初期的一种经典描述。当外界的风寒之邪侵袭人体,首先影响的就是太阳经,导致正气与邪气交争于表,从而出现恶寒发热的症状。这种寒热交替,正是机体在努力抵抗外邪入侵的表现。

接下来,“下部发生痈肿,或者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这些症状则进一步揭示了太阳经病邪深入的可能。痈肿多为热毒壅聚所致,而两足痿弱、逆冷、腿肚酸痛,则可能是寒邪痹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结果。这些表现,都提示我们太阳经的病变可能已经由表及里,影响到了更为深层的组织结构。

“若病久传化,或为皮肤干燥而不润泽,或变为颓疝”,这更是中医对疾病发展变化深刻洞察的体现。病久不愈,邪气往往会乘虚而入,深入脏腑经络,导致更为复杂的病理变化。皮肤干燥不润泽,可能是肺气失宣、津液不布所致;而颓疝,则多与肝肾亏虚、筋脉弛缓有关。这些病症的出现,都说明太阳经的病邪已经对机体的整体功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太阳经发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既有表浅的寒热往来,也有深层的痈肿疼痛、肢体痿弱;既有初期的正气抗争,也有后期的病邪传化。因此,在治疗太阳经疾病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以达到祛邪扶正、恢复健康的目的。

少阳经作为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其发病特点与传变规律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当少阳经发病时,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少阳主生发之气,是阳气初升、万物复苏的象征。因此,一旦少阳经受到病邪侵扰,其生发之气自然会有所减弱,如同春日里的一场细雨,虽不至于摧毁万物,却也足以让新芽的生长速度放缓。

我们来看少阳经发病时可能出现的具体症状。咳嗽与泄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都与少阳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咳嗽,多为外邪犯肺,肺失宣降所致。而少阳经与肺经相表里,少阳经病邪可循经上传至肺,引发咳嗽。至于泄泻,则可能与少阳经疏泄功能失常有关。少阳经主疏泄,若其气机不畅,则可能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从而形成泄泻。

若少阳经之病久而不愈,病邪可能会进一步深入,引发更为复杂的病理变化。心虚掣痛,即为其中之一。这里的“心”,不仅指心脏本身,更涵盖了中医所说的“心主血脉”的功能。少阳经病邪若循经入心,可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导致心血瘀阻,出现心痛症状。而“饮食不下,阻塞不通”,则可能是少阳经病邪影响脾胃升降功能,导致胃气上逆、食积不化的表现。

综上所述,少阳经发病时,其生发之气减少,易引发咳嗽、泄泻等症状。若病久传变,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心脏、脾胃等脏腑的功能,出现更为复杂的病理变化。因此,在治疗少阳经疾病时,应注重调和气机、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以恢复少阳经的正常生理功能。

阳明与厥阴的病理变化如同潮汐般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当阳明与厥阴两经发病时,其症状表现往往错综复杂,却又蕴含着深刻的生理病理机制。

首先,我们来谈谈“惊骇”这一症状。在中医看来,惊骇多由于心神不宁、肝风内动所致。阳明经作为多气多血之经,其病变往往与气血的充盈与运行密切相关。而厥阴经则与肝、心包等脏腑紧密相连,主疏泄、藏血、调畅情志。当阳明与厥阴两经同时发病时,气血运行可能受阻,肝气疏泄不利,导致心神失养,从而引发惊骇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