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互不相让,这要是退了,就要承担上不义之名。
中原这边,怕师出无名。
吐蕃那边,怕中原借此出兵。
吵了许久,中原这边的证据确凿,吐蕃那边却找不出有利的证据反击。
特别是,中原朝廷给出了吐蕃侍女的罪词,吐蕃公主之死,其实是死于吐蕃王的命令,目的就是为了要挟中原朝廷。
吐蕃使臣不敢相信,要求将吐蕃侍女带回去审问。
大理寺这边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但同意他们去天牢那边,一同审问吐蕃侍女,是真是假,一问便知。
此事,确实是从吐蕃侍女审问出来的,大理寺这边不惧,就让吐蕃的使臣,死个明白。
吐蕃的使臣去了天牢,亲口从吐蕃的侍女口中,问出了吐蕃公主死亡的原因。
“公主出嫁前,王向我们下了命令,公主不能嫁给中原的皇子,要让公主为吐蕃奉献,公主便选择了自缢,这样我们才能跟中原朝廷要盐、要茶,要丝绸跟瓷器,还要跟中原人签下互不犯边的协议……”
这些话,吐蕃侍女已经说过无数次了,因此在吐蕃使臣询问的时候,她便全说出来了,只求不再受折磨,能及早结束这痛苦的人生。
吐蕃使臣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也不敢接受。
双方经此事拉扯,吐蕃使臣也看出来了,中原这边已经起了出兵的念头。
吐蕃派来的使臣,是吐蕃王的心腹,知晓吐蕃王并没有开战的意思,更准确的说,是不敢开战,吐蕃使臣的想法就是拖下去,拖到秋日,吐蕃那边天气恶劣,秋后就开始变天,寒风呼啸,不适宜用兵。
吐蕃使臣不肯正面回应,采用拖字诀,鸿胪寺这边,被勋贵朝臣施压,不停的跟吐蕃使臣拉扯。
朝会之上,武将也不停的叫嚣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