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学与京城科技大学作为全国顶尖学府,每年都会举办联校活动,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未来创想杯”跨学科创新大赛。
大赛以“技术与商业的交融”为主题,由科技大学的技术类团队与京城大学的管理类团队组成联合参赛阵容,设计出可行的创新项目并进行商业化演示。
江煜被推荐为京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代表,而他的搭档则是科技大学的物理学天才——顾彦。
顾彦在科技大学里一直是个传奇人物,因研究量子计算和新能源材料而被教授们寄予厚望。他对学术问题极其严谨,但对商业的复杂规则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江煜,我希望我们这次的项目能以技术为核心。”顾彦在赛前第一次见面时说道,“我不想让商业逻辑限制科学的可能性。”
江煜微微一笑:“顾彦,技术是实现价值的手段,但价值的落地需要商业的支持。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两人的观点截然不同,却都充满自信。
“看来,这会是一场很有意思的合作。”顾彦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
在讨论项目选题时,顾彦提出了一个基于量子计算的新型材料仿真平台,能够通过高效模拟缩短研发周期,提升工业生产效率。
“这项技术一旦落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材料研发模式。”顾彦自信地说道。
江煜仔细听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平台确实有很大的潜力,但用户需要时间和成本去适应这种新模式。我们是否可以先针对某个行业,进行定向优化?”
“你是说削弱技术的普适性?”顾彦皱眉,“这会限制它的长远发展。”
“但这也是让技术更快进入市场的关键。”江煜说道,“不然,我们的项目可能连初期的用户都吸引不到。”
两人争论不休,最终达成妥协:
顾彦负责技术优化,确保平台的核心功能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江煜负责市场策略,制定精准的行业切入点。
“科学和商业的结合确实不容易。”顾彦调侃道,“不过,我会尽量让你少操心。”
“合作的意义就在于互补。”江煜笑着回应,“科学家和管理者在一起,总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