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渤海城

小主,

别看这些部族战力杂乱无章不比鲜卑的正规军,但是人家凶狠呀,粗蛮呀,被封建迷信武装了头脑的狂信徒,那个战斗力是无可想象的,只是缺一个领头的人,而这个领头的就是被派出去,一直消失在众人视线中的东方骑士团,作为杨小瓜的禁卫骑士长的杰拉德骑士带着三千真正的重甲骑士穿着欧洲传统的大罐头冲在了队伍的最前边。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说过,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现在拓跋晃的队伍在风雨飘摇中,本来就不稳定,而给杰拉德这一下子,立刻就从内部被攻破了,首先说三面埋伏再加上部落联军,四面埋伏,加在一起三十万打十万,真实的数字对比可能更惨,军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崩溃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拓跋晃慌了神,问身边的拓跋无敌,“无敌大叔,我们该怎么办呀?”

拓跋无敌摇头叹息,在开战之前,他就是坚决反对征南的,当年和杨某人的合作,叫他对杨某人的智谋深深佩服,虽然他不像铁鹰那样亲眼见过对方斩将夺旗,但是光是智慧就够自己喝一壶的了,他很清楚,自己叫做无敌,其实真正的无敌如果存在,那也是那位杨家公子,而不是自己。但是拓跋晃一力坚持,他也只有服从,毕竟对方不再是那个十来岁的孩童,而是掌握一国权柄的至高无上的皇帝,而自己不过是一个五十岁的老头子了,人虽然不微,但是言轻呀。其实他也理解皇帝的心思,皇帝和杨某人相识与少年时期,对方的睿智和勇武都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可能是心理阴影,本来皇帝成年以后已经成长了很多,但是十年前那次被先帝猜忌,又一次被对方所救,虽然皇帝心存感激,但是也再次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增加了对于杨某人的猜忌之心,现在杨某人被本国皇帝软禁,拓跋晃就觉得时机来了,可以趁着对方不在家攻克对方的老巢,一雪前耻(当然这耻辱都是自己臆造出来的),然后再趁机招揽对方,从而掌控杨某人,完成拓跋晃这个皇帝的英明神武礼贤下士的华丽转身。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家杨某人怎么可能就傻乎乎被坑,早就安排下了陷阱等着自己的陛下去跳,人都说伏线千里,这位安排了不止十年,和拓跋晃的智商完全是天壤之别,而且,单单就拓跋嫣然那也是鲜卑少有的智谋之士,非是拓跋晃这个皇帝可以比的,但是这话谁敢说呀,皇帝是要面子的。

拓跋无敌叹息之后说道,“陛下,为今之计,硬撑是不行的了,我们四面受敌,只好撤退,臣愿意拼死保护陛下回到大同去!”

拓跋晃知道死要面子是不行的,于是答应道,“那就依照大叔你的话,我们撤吧,朕的安危就全仰仗大叔你了。”

拓跋无敌得到了皇帝的允许,不再犹豫,立刻率领三万御林军义无反顾的向着西北方向冲杀过去。这方面拓跋无敌还是眼光很毒辣的,他清楚的感觉到,西边和北边的敌军在协同上有障碍,所以,西北方向是有漏洞的,果然经过他的一番拼死冲杀,不停地金蝉脱壳,拖得只剩下内膜了,这才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带着仅有的三千多人裹挟着皇帝冲出包围圈,当然,为了逃走方便,皇帝也采用了电影里最常见的情节,换了一身普通士兵的衣服,把一个替身留在那里假装指挥,吸引冀州人马的注意力,不管怎样,安全第一嘛。

其实在城头上指挥的拓跋嫣然是看到了拓跋晃便装潜逃的全过程的,但是对杨家的大战略来说,是不是能抓住这个皇帝并不重要,相反,一个败得一塌糊涂的北魏皇帝,一个威信扫地的北魏皇帝的存在,对于杨家的发展有其特殊的意义,就像华容道捉放曹一样,军事也要服从政治,拓跋晃就算是死了,北魏政权也不会消亡,还会有别的人站出来继承,杨家需要一个懂事的北方邻居,而不是一个不了解性格,随时可能发神经的北方邻居,所以留着拓跋晃很重要,反正只要消灭了对方的有生力量,剩下一个吓破了胆的光杆司令还是有好处的。

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失去了皇帝的北魏军队就等于没了灵魂,在四面包围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选择了投降,经过一天一夜的打扫战场统计战果,此战,冀州军主力死伤七千人,其中死亡不到千人,绝大部分都是可以治愈的轻伤,可以说损失微乎其微,而北魏呢,主力死亡两万多,投降七万人,而那剩下的十万部落联军死伤万人,但是因为反水了,所以不算双方的损失之内,反正他们的命不值钱,就是个雇佣军的身份,给点抚恤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