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个建议引发的沉默

太子这个人,确实与众不同。

很多时候,仁义是喊出来的。那些一天到晚就喜欢压迫欺辱他人的人,最喜欢把自己是好人挂在嘴上。而评价一个人仁义,也往往都是虚伪恭维之词。

但是当真的有人践行做到了仁义,他们反而不知道该用何等的言辞才能形容扶苏,评价扶苏的做法。

他们都变得沉默,只是静静地望着扶苏。

只是,这时候冯去疾、李斯、赵高,一众秦国高官们却面色冷淡。

他们都皱着眉,不断地捋着胡须,一个个也没说出什么话来。

这可不是王宫殿宇,这是秦国的朝堂。扶苏身边的人不再是一群生活相对安稳,没有见识过世界残酷黑暗一面的人。

在扶苏身边坐着的这些高官们,他们奉的是法家而不是儒家。

扶苏是出了名的亲民,其实他并没有得到当今秦国法吏高官集团们的认可。

因为秦国本来就信奉的商君疲民、弱民之术,只有削弱民众的力量才能填补、壮大国家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得秦国有着争霸天下的实力。

而这时候的法家,本质上就是等级剥削压迫。

只是后来董仲舒把儒家好看的外衣脱下来,披在了法家鲜血淋漓的骷髅上。

儒家本来一点错都没有。

孔子有教无类,传播文化,他为的本来就是传播《易经》,弘扬传承上古文化。

但是等到秦汉之交,一切都变了。

因为中央集权制度要建立,而庶民的力量不断地壮大,以庶民出身的汉朝统治集团深深地意识到,保障庶民的利益才是根本。

但是国家建立之初,统治者都能吸取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一旦王朝延续时间稍久,这个时候就要搬出来孔子,搬出来儒家。

汉中后期的儒家已经取走了法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借助礼法、仁义、孝悌的名义,对底层的民众加以盘剥,并且将这种盘剥合理化。

而扶苏处的时代,战国末期,秦朝建立前夕,秦法家在秦国一支独秀,如日中天。

秦国宫室机要之所、府、室、地方郡县,真正掌握实权的人都是法家流派。其他来自各国的儒家能士,都被给予闲职,安排在宫殿里不是做博士仆射,就是去看守秦国图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