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屯田之利

第十四章:屯田之利

苏烈受命负责屯田事宜后,深知责任重大,宛如肩负着曹军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他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关乎全局的工作中。

他首先着手组织士兵和当地百姓一起开垦荒地。荆州大地,本是一片肥沃之地,却因连年战乱,许多土地荒芜,杂草丛生,宛如被遗忘的角落。苏烈带着士兵和百姓们,如同唤醒沉睡巨人的使者,走向这些荒地。士兵们整齐划一地挥舞着锄头,那锄头落下的声音,如同敲响希望的战鼓。百姓们也不甘示弱,他们虽然身体没有士兵强壮,但对土地的熟悉使得他们动作娴熟,每一下都精准地翻动着土地。

在开垦的过程中,苏烈身先士卒。他高大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有力的双臂挥动着锄头,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干劲。他一边劳作,一边鼓励着身边的人:“诸君,今日之辛劳,乃为明日之饱腹,为我曹军之强盛,为百姓之安宁。”他的话语如同一阵阵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每个人的心里,让大家更加充满力量。

与此同时,修建水利设施也是屯田工作的重中之重。苏烈深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良好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屯田将难以为继。他邀请了各地的水利工匠,一同勘察荆州的地形。他们沿着河流、山谷前行,观察水流的走向和地势的高低。

根据勘察的结果,苏烈制定了详细的水利规划。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他们修建了巨大的蓄水池。这些蓄水池的修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士兵和工匠们齐心协力,搬运着巨大的石块,一块一块地堆砌起来。每一块石块都承载着众人的希望,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蓄水池终于建成。它们宛如一个个坚固的城堡,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储存着宝贵的水源。

而引水渠则像是大地的脉络,纵横交错地延伸在田野之间。士兵们用铲子挖掘着泥土,开凿出一条条深深的渠道。为了确保渠道的坚固,他们还在两侧用石块加固。清澈的河水通过引水渠,缓缓地流向屯田的每一块土地,为庄稼带来了生机。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排水渠的建设同样重要。这些排水渠可以在雨季时迅速排出多余的雨水,防止农田被淹。

在苏烈的精心组织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屯田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荆州地区的荒地逐渐变成了肥沃的农田,那一片片荒芜的土地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的杂草被茁壮成长的庄稼所取代,嫩绿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原本空空如也的粮仓如今堆满了粮食。这些粮食不仅数量可观,质量也非常优良。士兵们看到堆积如山的粮食,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们知道,这些粮食是他们辛勤劳作的成果,也是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保障。

屯田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它还极大地解决了曹军的粮草问题。以往,曹军的粮草供应依赖于漫长而脆弱的补给线,经常受到敌军的骚扰和破坏,导致粮草短缺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现在,屯田所产的粮食可以就近供应军队,减少了对补给线的依赖。这使得曹军在军事行动中更加从容,不再为粮草不足而担忧。

在战场上,士兵们因为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体力更加充沛,战斗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他们冲锋陷阵时,不再有后顾之忧,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手中的武器更加有力地挥舞着。无论是长途奔袭还是坚守阵地,士兵们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为曹军在江东地区的军事行动赢得了更多的优势。

同时,屯田也让当地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战乱使得百姓们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许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屯田工作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生活来源。百姓们参与屯田,不仅可以获得粮食,还能得到一定的报酬。这些报酬可以用来购买生活用品,改善居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