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后,戏宴坊新加坡店终于完成了装修和筹备工作,正式迎来了试营业的第一批客人。开业当天,餐厅门外排起了长队,大部分都是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新店的年轻人。
舞台上,一场以《白蛇传》为主题的粤剧表演正在进行。台下的客人一边品尝椰香牛腩煲,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演员飘逸的水袖和优美的唱腔。
“这里的氛围真是绝了!”一位顾客拿着手机拍下表演,立刻上传到社交媒体,配文道:“第一次在新加坡看到这么有趣的粤菜餐厅,边吃边看戏,强烈推荐!”
然而,随着顾客的增多,问题也随之而来。
试营业的第一周,戏宴坊新加坡店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顾客非常喜欢这种“文化+餐饮”的模式,尤其是年轻人和对粤剧感兴趣的文化爱好者,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热烈分享,为餐厅吸引了更多关注。
但也有部分顾客,特别是年长的华人,对这种模式颇有微词:“来这里就是想吃一顿安安静静的饭,结果被表演吵得头都大了。”
最严重的一次投诉甚至引发了小规模的社交媒体争议。一位顾客在网上吐槽:“这家餐厅的表演完全破坏了用餐体验,根本吃不下饭。”
林粤生得知后,第一时间召开团队会议:“这个问题不能忽视,大家有什么想法?”
梁志达建议:“要不我们干脆取消表演,专注菜品?”
小雪则反对:“取消表演等于放弃我们的特色,我们应该调整模式,而不是放弃!”
关键时刻,系统弹出了一个新的任务:
【系统任务:优化顾客体验】
目标:调整表演与用餐模式,提升整体满意度。
建议:采用分时段运营模式,白天以安静的‘纯用餐模式’为主,晚上则推出‘文化体验模式’,满足不同顾客需求。】
林粤生拍板:“那就按照系统的建议,白天安静用餐,晚上加入表演。我们还可以提前告知客人,明确两种模式的不同特点。”
第二周,戏宴坊推行了新的分时段运营模式,并在店门口竖起了一块告示牌:
“白天:纯粤菜用餐体验(适合家庭聚餐、商务宴请)
晚上:文化粤菜体验(粤剧表演+互动活动)”
这一调整很快见效。喜欢安静的顾客纷纷选择在白天来用餐,而追求体验的年轻人和游客则更倾向于晚上到场。
与此同时,餐厅因这一调整获得了新加坡本地媒体的关注。一家报纸刊登了专题报道,标题是《戏宴坊:粤剧与粤菜的完美结合》。
文章写道:“戏宴坊的新加坡分店不仅将粤菜的精髓带到了狮城,还通过粤剧表演为用餐体验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创新模式为新加坡的餐饮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
林粤生看到报道,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来我们迈出的这一步,是对的。”
随着试营业的逐步稳定,戏宴坊新加坡店的顾客满意度和收入双双提升。而林粤生也开始着手下一步计划:寻找更多东南亚市场的契机,将文化粤菜的旗帜插遍整个东南亚。
“东南亚才刚刚开始。”他望着窗外灯火辉煌的克拉码头,暗自下定决心,“接下来,就是把我们的文化粤菜做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