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5年五月,东晋宰相、中书令王坦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宁康元年(373年),桓温逝世,王坦之迁任中书令,领丹阳尹,与谢安、王彪之等人共辅幼主。宁康二年(374年),王坦之被任命为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守广陵。
临出镇时,王坦之上表请年幼的孝武帝尊敬太后,亲近并信任尚书仆射谢安及中军将军桓冲,专心政事等。
《晋书·王坦之传》:将之镇,上表曰:“臣闻人君之道以孝敬为本,临御四海以委任为贵……
广陵:
屋内烛光摇曳,映照出王坦之的脸庞。长子王恺、次子王愉、三子王国宝、四子王忱,皆立于榻前,目光中满是对父亲的不舍与敬畏。
王坦之的气息虽弱,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对家国未来的深深忧虑。
他强忍着身体的疼痛,用颤抖的声音对长子王恺说:“为父命数已尽,然心中尚有未竟之志,需你即刻执笔,代我书信几封。”
王恺闻言,连忙移至书案旁,备好笔墨,静待父亲教诲。
“第一封,《致谢安石书》……
“第二封,《致桓幼子书》……
书信一封接一封,每一字一句,都是王坦之对家国未来的深情厚望。
待最后一封信的口述完毕,他已累得气喘吁吁,脸色苍白如纸。
他缓缓环视四周,望着眼前这四个即将接过家族重担的儿子,眼中既有欣慰也有忧虑。
王恺迅速将刚刚记录下的书信整理好,恭敬地递到父亲颤抖的手中。
王坦之用尽最后的力气,紧紧抓着长子王恺的手,那双曾经运筹帷幄的手此刻已变得枯瘦无力,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恺儿,你一定要将这些书信亲手交到谢安石与桓幼子二人手中。
他们二人,若能通力合作,我大晋江山定能稳固如初,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话语间,王坦之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为国的情景,那份对国家的热爱与执着,此刻都凝聚在了这短短几句话中。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王坦之看着眼前的这几个儿子,各有不同:“儿啊,为父一生,虽致力于国家兴亡,却未能亲眼见到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