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什么是汉

同样的问题,他也问过吕颐浩。

但是那酸书生想了想,给了他一个他并不太满意的答案,于是他便把这个答案送给了皇帝

“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很明显,这个回答刘邦也觉得不太满意,按照他们那个什么‘礼’来划分,那自己估计都算不上是汉人。

汉人祖宗算不上是汉人,这他娘的不是逗嘛!

还是赵鼎告诉他

“官家,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不管他们是在金国还是在宋国,不管他们是在北边还是在西边……”

“若他们自己觉得是汉人,他们便是汉人。”

“相反的,哪怕他们就在天子脚下,就在这临安城,他们觉得自己不是,那便不是。”

这回答还算不错,刘邦又问他们

“现在北边已经丢了十几年,当年那批生下来的孩子长到现在,便一直长在金国的地盘。”

“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是汉人的念头,若再等个十年,北边又哪里还能剩得下汉人?”

“此番北伐,这些人若是见了朕,心里头又会是个什么想法?”

皇帝这话确实有几分在理,连年北伐,连年议和,淮河以南的人都没甚耐心了,更不用提北边的了。

加上上次岳飞都到开封外边了,又被急召了回来,这次两国议和的事儿又传了出去……

无论如何,若人心尽失的话,当真比失了半壁江山危害还要来得大。

北伐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若他们见着了皇帝,哪怕没有见着,只是知道了皇帝此次也跟着去了,

至少也能知道,南边的人没有忘记他们,大宋不曾忘记他们。

大伙儿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当年求着赵家父子督战,人家都不愿意去。

后来宗泽都给康王殿下磕头了,也没能止住这位南逃。

现在皇帝陛下要去前线,这是利大于弊的事情,这是宋国上下的福气。

于是,几人的口风便松了些,商量了好久,拿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出来。

毕竟现在您没个后,若万一……是吧,好不容易要北伐了,到时候大家若是又挑了个窝囊皇帝上去……按照你赵家人的秉性,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大家都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