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乱入的王昌龄大叔

这种鸡贼的“犯规”方法王大叔是跟他学的,大漠边疆的话题是他自己引出来的,甚至连这只救对手于水火的纸飞机都是自己亲手折的!

可为的是什么呢?

就是为了让两个对手都如有“神”助,来为难自己吗?

看着“是非不分”的王大叔,小陈格外委屈,可仍然要抓紧时间给下面的季兰姐姐出主意:

光凭季兰姐姐,怎么会是“老奸巨猾”的王大叔的对手呢?

小陈写的时候,王大叔还探头探脑要看他写得啥,小陈还小气地遮着不让他看。

王昌龄更乐: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啊!

这拖这么一小段时间,意思在哪?

李季兰登上台,心情很忐忑,就像小陈写的时候一样忐忑!

对手是王大叔,那能和那些虾兵蟹将一样吗!

李季兰唱道:“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烟柳灞桥岸,明月照人来!”

“接的不错!”王大叔点点头,原作者表示认可。

王大叔那四句诗的意思,说的是玉门关外征战的人,面对大兵压境的困局——

小陈写“烟柳灞桥”,应该是与原诗毫无关系。

可是灞桥是历代出长安的人饯别的地方,而且都会折柳相送,以示“留”的依依惜别之情。

玉门外的人,无法归家,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生入玉门关,再踏长安桥。

所以他们只能在想象中看到那样的情景:

汉家使节踏着月光,顺利回到长安,向远在长安的天子回报了敌情。

而天子“非常赐颜色”,马上就派来增援的大兵,解了玉门外的“单于之围”。

所说,这“明月”,何尝不是边塞之人对朝廷美好的期待呢?

得到王大叔本人的小小肯定,小陈松了一口气,起码这一轮没有跌面子。

写这两句的时候,小陈想到的是大唐第一批募兵,第三十三折冲府第八团——也是《长安十二时辰》中主角张小敬所在部队,这群人死守孤城时未必就不是这种心情。

可是电视剧里李隆基可以记得每一个普通士兵的性命,职位——恐怕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