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双方小弟的五对五!

小一辈们打得热闹无比的时候,陈成和丁干也各自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也都在观望着对方的状态。

“在看咱俩的诗之前,就先品阅一下小子们的诗作,如何?”丁干挑了挑眉头,看向陈成道。

“恭敬不如从命!”陈成同意。

两边的小弟们的比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佬的水平。

“这第一组诗呢,我投小四。”陈成首先开口道。

小四这首诗不论作的质量如何,起码颇有段落感——

上来乘着船在漓江上,缓缓出了城楼,眼前的风景逐渐开阔,“异地风光醉眼眸”。

除了视觉,还有听觉,“渔者对歌”的情景,哪怕是陈成想起来也觉得颇为爽朗动人。

一套流水线下来,最后得出“兰舟载客画中游”,非常合情合理,可以说是不错的。

倒是丁干那边写的这“仙境常居何所求?”,陈成愿意相信这是对方的真情实感,可是从前面的铺垫来说,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陈成的评价一针见血,让之前还和郭小四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对手羞惭地低下了头,颇为失落。

心不甘情不愿地解下了自己腰间的腰带,将其递交到了郭小四的手中,小四一瞬间笑得合不拢嘴,和陈成一击掌。

不得不说,跟陈某某在一起呆的时间长了,对于自己的诗艺的确是有促进作用的。

“下一组!”

这一组来到了周小三的“隋代楼台无处见,轻舟仍载采菱歌”,今昔对比的沧桑感为他的诗句增光不少,反观对手的”日光璀璨光明昼,人在桃源仙境中”,仍然是和前面一位一样,犯了相似的错误,只顾着在那里自我陶醉,大呼口号,可是他的诗句却说服不了读者相信他的话。

类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人家随便挑两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都能说明他的桃源之妙。

小伙计,还欠火候啊!

这一组,连丁干也给周小三投了票,可见胜负是最没有悬念的。

周小三也骄傲地手下了对手的腰带,非常得意,也与陈成把巴掌拍得很响。

连续两首,都是从始安城中来的小子们获胜了,这让丁干那边的少年们有些难堪:

难道咱们乡下的就真的不如城里人有见识,会作诗?

其实七少在遇到陈成之前,写的东西也都没什么条理,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倒是这几天看着陈成与别人论诗,别人的错谬之处一一都看在他们的眼中,见识上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倒不是说他们的诗力一下子就凤凰涅盘了。

到了第三组“榕树诗”,小七一下就把兄弟几个刚刚打下的良好基础给破坏了不少,“独木成林”“线条柔美”一看就是捡现成的词。

这也没办法,年龄小,毕竟词汇量有限,他还没有到能运用自如的程度,尤其是写“七言诗”必须要凑齐那么长的字数。起码后面这句“百啭黄鹂唱赞歌”还是显示出一些作为少年儿童的童趣的。

这次陈成没有站他这边,丁干那边的人即便上来就用“一弯弦月落江边”暴露了诗作是宿稿,可陈成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小七的更好。

有差距,但是以后还可以追上来,起码可以看到进步嘛。

丁干那边扳回一局,双方的比分变成了1比2.

第四首诗,无论是小五的“农舍荒凉场九月,炊烟延眺米千舟”,还是丁干那边的

“西水今年没渚洲,涨痕重叠水边楼”,都可以看出他们十足的仿效痕迹——

那就是这两首诗不出意外的话,是他们从师兄们或者着名诗人那些出名的诗句中模仿来的,所以显得与他们自己自身的阅历完全不相符,反而还没有小七写“黄鹂唱歌”能令人感动呢!

两个人的诗同时遭遇道今天最大的恶评,两个人都没有获得陈成和丁干两位比较高的评价。

这倒是让众人都始料未及的。

最后反而是丁干那边获得了更高的评价。 军火从中东鬣狗开始

双方变成了2比2平。

“这最后一组了。”丁干陈成看到最后一组诗,一个四言诗,一个五言诗,都有些无语。

特立独行啊这是!

尤其是四言诗,四字一顿,节奏鲜明,简单明快,因为其单纯而有天籁的意味,有如儿歌,事实上诗经诚然是中华民族童年的歌唱。

但在现在,可以说已经被时代抛弃了。原因主要是因为节奏过于短促,缺少内部变化,显得也有些呆板,不适于表现日益复杂的生活和情感。要表达一个意思往往要凑好多句才成,所以不得不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丁干这边竟然还有一个写四言诗的,这让陈成愈发觉得丁干这里特立独行,骨骼惊奇。

而窦亮更是让陈成觉得莫名,你作为窦明的弟弟,写五言诗,不是在砸你哥的招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