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安歌起床换了身衣裳,雇了辆黄包车,寻了个邮局订了半年的《北洋画报》。
订半年一共七十五期,共花费三元四角,邮费是能免掉的。
她订半年报纸是因为,她至多在这巷子里住半年,半年后一定回另搬新址的。
为了保险起见,舒安歌特地问了一句,要是半年中搬家,送报纸的地方能不能换换,邮局工作人员也是和气的说了可以,只要到邮局里备注就好。
订完报纸后,舒安歌直接在柜台处将今日的《北洋画报》领走,她坐在车上大致翻看了一下,看到报上说北平这边要开一个“华北民主国民会议”,周边几个省有点儿头面的大佬都要过来。
会议就定在明天,为期三日,报纸上好生宣扬了一番,舒安歌将那些官衔和名字在心里暗记了一下,原主是一个有印象的都没有的。
这年头,今日的大帅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囚,周美云现在只能算刚正式出道,自然没机会见那些大人物了。
舒安歌又看了娱乐版块,上面不外乎是一些大饭店召开舞会,哪个戏园子来了名角,或者哪里名伶又来北平登台了。
报纸上热热闹闹,好似天下太平,各地零星的战乱不存在似的。
她在报纸上一个豆腐块大小的地方里,发现了一个告示,北平城里开了一个“崇雅女科班”,专门招收有练功弟子的少女,或者资质好的孩子学戏,定于一周后进行如学测试。
这个女科班是很有名的,专门培养坤伶,往后几年着实出了一批人才,里面执教的也都是以前很有过名气的角儿。
舒安歌手指在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上勾着,对方招人有年龄限制,最高放宽到十六岁,她今年恰恰十七岁了。
这一岁的年龄差,要是托人说个情,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舒安歌初来乍到,哪里认识崇雅女科班的负责人或者教员。
舒安歌想了想,决定一周后先去参加入学测试,这个年代又不用天天把身份证带身上,她就说自己是十六岁,旁人也断不出真假来。
她坐着黄包车回了家,周壮实难得没在外面赌,愁眉苦脸的在家里坐着,手里还捏着一张条子。
(啦啦啦,谢谢大家的支持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