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缓缓行驶在大街上,銮铃有节奏的响动着。
张阳泉透过车窗,默默望着大街上的百姓。
今天又是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再过一个月就是春耕时分,街上的百姓都显得十分忙碌。
望着大街上的和平景况,张阳泉忽然叹了口气。
坐在他旁边的宋濂奇道:“大王何故叹气?”
张阳泉道:“我突然在想,如果没有刘福通顶在前面对付元军,江都府绝不会这般太平,我真应该感谢他。”
宋濂看了他一眼,笑道:“我猜大王当初在扬州大败脱脱时,刘福通也一定非常感谢大王!”
张阳泉愣了愣,不由看了宋濂一眼。
宋濂确实和刘伯温不同,若此刻坐在这里的是刘伯温,绝不会出言安慰他。
“宋先生说笑了,刘福通应该感谢的是张士诚才对。”
宋濂正色道:“没有大王,张士诚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元军?”
张阳泉暗暗好笑,宋濂说的如此理直气壮,只怕绝不会想到自己其实窃取了张士诚的胜利果实。
唉,估计就连张士诚自己都觉得,没有江都军,他一定会被元军灭掉吧。
“对了,宋先生,你还没和我说,你到底是如何劝说石抹宜孙投降呢?”他转移话题道。
宋濂成功劝说处州路归降,今天刚刚返回江都复命。
正好何太公前几天来报,已经在国子监收拾好一片屋舍,当做宋濂的太史局。
于是张阳泉便决定和他一起去太史局瞧瞧。
宋濂笑道:“其实并非我的功劳,我刚到处州,就有一个人找上了我,他得知我是劝降而来,便带我见了石抹宜孙。我还没开口,那人就将石抹宜孙给说服了!”
张阳泉奇道:“那人是谁?”
宋濂微笑道:“此人叫叶堔,论起治理地方的能力,我觉得伯温兄也比不上他!”
张阳泉目光一亮,道:“他怎么不和你一起回江都?”
宋濂忙道:“他跟着石抹宜孙去杭州交接投降的事了,估计会晚几日才到。”
张阳泉点头道:“那好,马上第二轮科举就要开始了,你可以劝他参加,只要他考中,我一定重用他!”
宋濂笑道:“如此,宋濂代他多谢大王了!”
没过多久,马车来到了国子监,两人下了马车,正要进去。
忽然,身后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张阳泉转头看去,发现来的是秦苓君身边一名亲卫。
“大王,王妃要生了,您快回去吧!”亲卫翻身下马,一脸焦急。
张阳泉又惊又喜,和宋濂打了声招呼,上前抢过那名亲卫的马,策马朝王府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