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位李举人却是较为特殊。他前年因染上了风寒,耽误了考试。便在神京中寻了一处地方。
暂住了下来,一边读书,一边准备考试。
前些日子因为京中花销太大,没有办法支撑。这才动了收几名京中子弟,收些束修支撑用度的想法
而贾璘这边,听完冯紫英的解释后,却是不禁松了口气。
如此倒好,左右不过多花些银子罢了。
他费尽心思的抄书挣钱,不就是为了这事。至少,现在找到一条门路。
而且,看样子还是比较靠谱的。
毕竟是举人,还是准备参加会试的举人。
这种人基本上已经算是预备役的官员了,多花些银子,也算是为未来铺路。
冯紫英见贾璘陷入了沉思,不禁笑道;“璘兄弟可是在为束修之事担忧?”
冯紫英说着,看了一眼薛潘,薛潘立马便要从兜里拿出银子来,贾璘见状,连忙沉声阻止道;“二位兄弟,此事不可……”
如果是他没有买有卖出书稿之时,有人要接济自己,他自无不可。
但此时自己有了进项。再靠人接济钱财,实在说不过去。
再者与人相交,讲究有来有往,冯紫英先是帮他找到了老师,薛潘如今又要出钱接济。这欠下的人情可就大了。
贾璘如今不缺钱,也不愿意接受这份人情。
二人见贾璘一再坚持,心中只当是贾璘身为读书人、好面子。也不再强求。
三人说话见,仆从已经驾着车,来到了神京西城。此地距离宁荣街亦有十几里的路程,三人下马车后,来到了一处府邸前。
停留片刻,冯紫英与那门卫轻语了一阵,随即三人便在那人的带领下,步入了庭院。
贾璘一边走,心中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发现此间虽看着是一座府邸,但其实用院子来形容更为贴切。
步入庭院,也不见着下人,只有两名仆妇在厨房中劳作。
很快,在那下人的引领下,几人来到客厅稍坐,一杯茶的功夫。便见一名长须中年,头戴儒巾,身着青色圆领袍,手拿折扇步入客厅来。
冯紫英三人见状,站起身来,冯紫英拱手道;”晚辈冯紫英,见过李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