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僧只一个人带着徒儿在此,这禅院里其他楼阁都荒废许久了,唯有正殿尚算清洁,正好用来待客,让小天师见笑了。”
“大师是有道高僧,才在这远离人烟之处修行,贫僧心中只有佩服,岂敢有嘲笑之意。”
一僧一道进入正殿,就在观音菩萨的香案下相对而坐。
过了会儿,小沙弥拖着一个茶盘进来,放在二人蒲团中央。
苏频陀提壶给张牧之斟了茶,随口道:“贫僧性情孤僻些,没有其他几位师兄随缘救度的本事,就只好在这里躲清静了。”
张牧之抬起茶杯喝了一口:“大师方才说释尊早料到贫道会来此?不知释尊是如何说的?”
苏频陀放下茶壶道:“大约是元末之时,我往西天极乐世界朝拜佛祖,佛祖对我说末法劫数将至,让我等十八罗汉入世弘法,等待弥勒降世普度众生。”
“其他十七位师兄走得急,唯有我心有疑虑落在最后,跪在佛祖面前询问:‘敢问我佛,弥勒何时降生?’”
“佛祖对我说:你入世在凡间行走,可寻一处令你心安之地进行修持,那救世的弥勒自会在你面前现身。”
“我又问:弥勒降世时能化千百亿身形,弟子修持不够,仅得罗汉果位,如何辨别谁是弥勒呢?”
“佛祖说:无舟而渡,便是弥勒……”
张牧之心中一跳,随即摇头失笑:“若依照大师的意思,这弥勒便是贫道了?”
“可大师当知,贫道乃道家之人,而且身上承负着道祖和历代天师托付的天命,别说是弃道入佛,就连兼修的可能性都没有。”
“你若强要说我是什么天尊、帝君转世,说不定贫道就厚着脸皮认下了,可这佛门弥勒之位,却绝不可能落在贫道身上。”
苏频陀干瘦的脸上却是一片平静,抿了口茶水后轻声道:“小天师说的有理,老衲自来此处,近百年都不曾离开过这处岛屿,唯恐错过那‘无舟而渡’之人。”
“这些年来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到这落星墩上游玩,却无一不是乘船到此,就连那鄱阳湖水神来此拜佛,因为顾忌我的身份,也不敢御空飞行,而是乘坐一个小舟前来。”
“无舟而渡说来轻巧,但凡能御风腾云者皆能做到,但这些年却唯有小天师一人从天而降……”
张牧之也觉得这事儿有些说不清楚,于是就摆摆手:“纵使这无舟而渡得了应验,这佛道之别怎说?”
“我如今身为道门弟子,未来也是道门仙人,断无转投佛门之理,你若要认我为弥勒,难道是要让众菩萨、罗汉、比丘等弃佛归道?”
“大师方才也说了,佛祖涅盘前让伱等十八罗汉入世是为了弘扬佛法,若我真的是弥勒,那岂不是佛法还未流传就灭尽了吗?”
苏频陀坐在蒲团上沉默不语,也不再喝茶,只是手中佛珠转个不停,显然这位托塔罗汉心中也不平静。
他在这湖心小岛上等了近百年,不敢离开一步,就是为了等待那“无舟而渡”的弥勒尊者降临。
纵使今日从空中落下来的是个老人、小孩、书生、乞丐甚至是女人他都能接受,也有把握凭自己舌绽莲花的说法本事,将其度入佛门。
但这位小天师可是纯得不能再纯的道家之人,未来说不定还是一位帝君甚至是天尊。
虽说四大天王能以分身为天庭守门,道家神明也多有兼任佛门菩萨果位者。
但眼前这位连一丝一毫“兼任”的可能都没有,又岂会是什么弥勒尊者?
苏频陀苦思许久不得要领,只好叹息一声:“老衲也有些理不清楚,只好带小天师去问一问佛祖了。”
张牧之忍不住好奇:“释尊不是已经涅盘入灭了么?你我又如何去询问他?”
苏频陀又踌躇片刻后才道:“释尊虽然入灭,院中石塔里却供奉着他老人家的肉身舍利,其中有最后一点佛祖神念存留。”
“小天师可同我一起前去唤醒佛祖神念,将这其中因果问个清楚。”
这老和尚之所以犹豫,乃是因为释尊肉身舍利中的佛祖神念只能唤醒一次,过后肉身舍利就会真的变成一块枯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当年在西天大雷音寺中,其他十七位罗汉都走了,就他多嘴问了一句。
如今“无舟而渡”之人就在眼前,如果不问清楚,还要在这湖中小岛上再等到什么时候呢?
“去问一问释尊也好!实不相瞒,经过大师这么一说,贫道心中也有几分疑惑呢!”
于是两人就放下茶杯,在正殿中观音菩萨的注视下往院子里走来。
那个小沙弥早已等在门外,见张牧之和老和尚出来,连忙紧走几步走到石塔下,打开了底层的一个小门。
苏频陀带着张牧之进入石塔,沿着仅能容纳一人行走的狭窄石阶层层而上,到了石塔第九层。
透过石塔的窗户可以看到鄱阳湖上一片碧绿的水面。
第九层中央有一处石台,台上有一个几寸见方的檀木匣子。
苏频陀跪在石台前叩首几次,而后颤颤巍巍起身,伸出双手轻轻打开了木匣。
张牧之探头望去,见匣子中横放着一根色如白玉的指骨,大约有两寸来长,散发着一种平和清净的力量。
苏频陀口念一句佛号,然后在手中捏出一个莲花印,指尖隐隐有金色的佛光一闪。
张牧之只觉眼前一暗,再恢复光明时就发现自己已经不在那狭小的石塔中了,一旁的老和尚也没了踪影。
脚下是碧绿的青草地,踩上去触感十分柔软。
前方不远处有一颗大树,约莫有十几人合抱粗细,枝叶亭亭如华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