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熙熙攘攘的人流,仿若一条奔腾不息的河,裹挟着她来到一家茶香氤氲的茶馆前。
迈过门槛,暖烘烘的茶香便如轻柔的纱幔,将她层层裹住。
茶馆内,布置得素朴雅致,四方桌椅错落有致,宾客们或三两成群,或独坐一隅,皆沉浸在悠然闲适的氛围之中,谈笑声、茶盏碰撞声交织,恰似一曲舒缓的市井乐章。
孙姑娘寻了个安静的角落悄然落座,仿若融入这茶馆布景的一抹淡影,不引人注目,却又将周遭动静尽收耳里。
邻桌几位文人雅士,身着素色长袍,头戴方巾,举手投足间透着儒雅风流。
小主,
他们正围坐于一张雕花梨木桌旁,桌上茶具精美,茶汤在壶中翻滚,热气腾腾升腾,化作缕缕白烟飘散。
话题不知何时起,已然落在了陶瓷上头,一个个谈兴正浓,双目放光,对功能性陶瓷的探讨尤为热切。
“现今这陶瓷啊,可不能仅守着个中看不中用的旧路子咯。”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雅士,轻捻须梢,率先开腔,手中折扇随着话音开合,带出几分悠然自得,
“就说冬日寒夜,咱们这些个爱茶之人,守着一盏茶,可往往没喝上几口,热气就散光了,着实败兴。”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这时,一位面容清瘦、目光炯炯的雅士,猛地一拍大腿,倾身向前,提高了声调:“若有能自动加热的茶壶,那可就妙极了!
想象一番,寒冬腊月,雪花纷飞之际,屋内暖炉烧得正旺,桌上一把自动加热的茶壶,始终温着茶汤,茶香袅袅不散。
啜饮一口,暖流从舌尖直淌至心窝,这冬日饮茶,才称得上惬意呐。”
说罢,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似在回味那臆想中的绝妙滋味,神情满是陶醉。
孙姑娘原本正静静聆听,此刻心弦仿若被一只无形之手轻轻拨动,心中一动,恰似暗夜划过一道璀璨流星,灵感瞬间在脑海中炸开。
她忙不迭掏出随身带着的小本子,蘸墨提笔,将这灵光一闪匆匆记下,笔下字迹因激动而略显潦草,却满含着难以抑制的欣喜。
这新颖想法,恰似一块关键拼图,与她此前留意到的香薰功能陶瓷摆件等线索严丝合缝,拼凑出功能性陶瓷更广阔、更具吸引力的设计蓝图。
她正沉浸在思绪之中,那边雅士们的讨论仍在火热继续。
一位稍年长的雅士,摩挲着手中温润的茶碗,若有所思道:“不仅是加热,若能在茶壶上添个控温装置,随心调节水温,适配不同茶品,那更是锦上添花咯。
像绿茶需七八十度水温,方能激出鲜灵茶香;红茶则要滚水冲泡,释放醇厚韵味,有了这控温,品茶可就更讲究、更有滋味咯。”
孙姑娘听得入神,眼睛越发明亮,仿若探宝之人寻到无尽宝藏。
她按捺住心头激动,佯装寻常茶客,起身凑近几步,为众人添茶续水,顺势轻声问询:“诸位先生所言极是精妙,小女子也颇感兴趣。
依先生们之见,这般功能性设计,在外观上可有讲究?是古朴典雅为佳,还是精巧新奇更妙呢?”
雅士们原本正沉浸在对功能性陶瓷茶壶天马行空的畅想之中,冷不丁瞧见孙姑娘袅袅婷婷地走上前来。
她身姿轻盈,如弱柳拂风,脸上笑意温婉,恰似春日暖阳,那毕恭毕敬添茶续水之举,尽显谦逊之态。
待她轻启朱唇,问起功能性设计在外观上的讲究时,言语间对陶瓷独到且深刻的见解,恰似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引得众人兴致高涨,谈话氛围愈发火热。
那位山羊胡雅士,率先放下手中茶盏,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目光透过缭绕茶雾,满是认真地说道:“姑娘,依我之见呐,这陶瓷茶壶,还得是古朴造型最相宜。
你瞧,茶文化传承千年,底蕴深厚,犹如陈酿老窖,越品越有味。古朴的壶身,就似古卷典籍,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拿在手中,仿若能与往昔那些文人墨客共执一壶,遥想他们于松下清泉、竹间雅舍烹茶之景,何等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