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蛛丝马迹,中风隐疾!

“只是这大楚英才犹如沧龙江中过江之鲫,不可胜数。你我若是不努力,恐怕哪一天就要被拍死在沙滩上了。若是等到陛下一统四海那一天,你我不能位居群臣之列,岂非终生之憾?”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大笑起来。

…………

炎凤元年六月初,暑气见涨的神京城外,赵钰再一次见到了孙思邈。

“陛下出城亲迎,老朽诚惶诚恐!”

见到赵钰亲领文武重臣出城迎接,孙思邈就要俯身下拜,却被赵钰一把扶住。

孙思邈抬起头,目光正对上赵钰那双温润的眸子。

“老先生乃医中圣手,活死人肉白骨,当得起朕的出城迎接。”赵钰笑着说罢,又对群臣介绍道,“这就是朕给众卿常说的孙老前辈。”

众人纷纷上前见礼。

感受到赵钰话语中的真诚,孙思邈语带哽咽。

“老朽不过一医者,当不得陛下如此赞誉。”

赵钰正色道:

“老前辈此言差矣。虽说国家治理需要文臣武将,但并不意味着除了读书习武,为将做官之外,其他行业都是贱业。在朕眼中,任何行业做到最顶尖之人,都是国之栋梁。”

说着,他看向孙思邈,道:“就譬如老前辈,就是医道走到近乎极致之人,是医者中医术最高的寥寥几人之一,但能说老前辈对国家无用吗?这是万万不能的。且不说老前辈收徒着书,单说如果哪天朝中有重臣得不治之症,却被老前辈开方施药,将其从阎王手中夺了回来,令朝廷少受多少损失。这,难道不是老前辈对国家的功劳和贡献吗?”

这是赵钰第一次在文武重臣面前表明自己对百业的看法。

这世上,并非“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这一条出路,普通人也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为大楚做贡献。

听到赵钰的话语,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这样新奇的观点,他们从未听说过。但细细想来,却又发现颇有道理。

听到赵钰对自己行医的肯定,哪怕孙思邈见多识广,此时也不由心潮澎湃,泣声道:

“老朽替其他同行,拜谢陛下!”

将孙思邈迎入紫寰殿后,赵钰便问起了苗疆及杏林院的情况来。

“陛下在苗疆开设杏林院,真乃妙棋也!”孙思邈颇为感叹的说道,“苗疆中本就遍地毒瘴,哪怕那些蛮族百姓熟悉环境,一不小心也会沾染上。族中祭司医术不高,五仙教弟子寻常百姓又见不到,若祭司不能救治,只能闭目等死。”

“陛下与诸族首领盟誓,又在城中开设了杏林院。刚开始那些蛮族百姓还不信,不敢下山求医。等到那些胆子大的进城求医,被安排在杏林院诊治,渐渐恢复健康后,这些蛮族百姓显然对朝廷有了信任感。等到他们回山,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蛮族百姓遇到难治的疾病后,也开始尝试下山入城,或是找汉家大夫医治,或是直接寻到杏林院来。”

“渐渐地,这些蛮族百姓对大楚没有如往日那般敌视了。老朽估计,再花上个十多年时间,这些蛮族便会彻底同化,成为我汉族的一份子。”

说到最后,孙思邈的语气也变得略微激动起来。

融蛮夷于华夏,这是历代楚国先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如今看样子,眼前这位少年天子似乎有达成的可能。

“朕也不过是动动嘴而已,这都是老前辈和诸位的功劳。”

赵钰哈哈笑道,不过眼神中却带着一丝自得。

杏林院还间接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效果,这是他最开始完全没想到的。

赵钰正色道:

“开设杏林院,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朕是要将它开到各府去的,如果国库资金充足,朕甚至还要把它开到各县去。”

“不过,这杏林院的院主,除了要有足够高的医术外,还必须要有较好的医德才行。庸医害人不假,但医者若心术不正,危害更甚。”

“朕邀请老前辈入京,除了想请老前辈坐镇太医局,编纂医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请老前辈列出总结医者医德,让天下医者以德为先。”

随着赵钰的话语,孙思邈脸上逐渐露出惊异之色来。

因为赵钰所言“医德”,正是他往日有所想,但却没有彻底想明白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听到赵钰这么一说,孙思邈如同被戳破了窗户纸一般,心中顿时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老朽在南疆时,常听步知府和武将军等人说陛下乃圣明之君,高瞻远瞩常人所不能及。原先老朽以为他们不过是夸大之词,没想到今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老朽不得不感叹,步知府他们说的没有丝毫偏差。有陛下在,何愁大楚不兴?”

听到孙思邈的感叹,饶是以赵钰脸皮的厚度,此时也忍不住微微发红。

因为在华夏史上,本就是孙思邈这位“药王”制定并规范了中医医德。

赵钰道:“朕想起老前辈担任太医令一职,不知老前辈是否愿意?”

孙思邈起身,对赵钰深施一礼,道:

“陛下对老朽之看重,老朽感激涕零,但老朽初来乍到,骤登高位,只会让太医局人心惶惶。老朽担任太医丞,已足够了。”

他心中所想,不过是治病、收徒、着书三者而已,至于官场如何,并非他心中所求,也从未看重过。

若不是着书需要朝廷支持,他连这个太医丞都不想干。

“也罢,老前辈乃神仙中人,就依老前辈的意思。”赵钰想了想,答应了孙思邈的请求,又问道,“只是老前辈想要编纂医书,并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不知老前辈可否认识其他名医,朕将他们一道召入神京城,与前辈一起完成这医书。”

孙思邈沉吟片刻,方道:

“实不敢相瞒陛下,老朽那些老友,都是闲云野鹤之辈,为寻药草,常年在山林间游走,老朽想要见上他们一面,也是颇为困难。老朽是想,先将自己在民间诊治数十年之经验编纂成书,一方面整理自己所学,一方面为后面医书打下基础。等到差不多了,老朽再请陛下将那些老家伙召入京中不迟。”

“好,就依老前辈之意。”

赵钰干脆利落的答应了下来。

“老朽得陛下看重,无以为报,还请陛下让老朽为后宫诸位娘娘与文武百官简单诊治一番,以表谢意。”

孙思邈知道赵钰请自己的目的,因此等到诸事议定,这才主动开口。

“如此,就劳烦老前辈了。”

见孙思邈如此知趣,赵钰自然乐得顺水推舟。

此次谈话,可谓宾主尽欢。

第二日,得到赵钰圣谕的孙思邈走马上任。

第三日,他便开始为朝中群臣和后宫嫔妃诊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