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没完没了

扶苏不知道此时的刘信,心中在想什么。

他本来显得谦和沉稳,此时却掩饰不住地兴奋,听到治国理政的好文章,使他沉浸在喜悦之中。

“刘信,我要把你说的这篇贾先生的文章,马上派人记载下来,送回咸阳给父皇参阅!

父皇正在和李斯丞相酝酿,要在全国各地兴建粮仓,储存粮食。你介绍的这篇文章,会帮助父皇做出决策!

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说得好啊!

只要我大秦帝国,到处都是粮仓,百姓没有饥馑之忧,战士不受粮草之乏,那自然是千秋万世,江山永固!”

别千秋万世江山永固了!你们家的这个大秦帝国,才两世就得玩完啊!

不过,刘信知道,扶苏所说的秦朝到处都是粮仓,百姓没有饥馑之忧,战士不受粮草之乏,这个目标,秦始皇确实是做到了的。

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很快就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而从都城到郡县到乡邑,层层级级都建有自己的粮仓,分别叫太仓、县仓以及乡仓,并且全部填满。

不仅如此,秦朝还有两种性质较为特殊的粮仓,一为负责转运粮食的运输仓,例如敖仓、宛仓、成仓等等;二为用于祭祀上天、祖宗及神灵的粮仓,其名为神仓。

仅仅敖仓所储存的粮食,就足够后来刘邦、项羽双方争斗时,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经年累月食用,可见存粮之巨!

秦始皇统治期间,乃至延续到秦二世时期,秦朝虽然大兴土木、到处征战,却没有发生过饥荒,没有出现眼中的粮食问题。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乃至天下英雄群起造反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老百姓都没有饭吃了,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因素。

这与后世皇朝发生的各种造反,往往是由于百姓已经吃不上饭所导致,有着很大的不同。

“报!公子,大秦沛县令单复求见!”

外面传来的声音,打断了刘信的遐思。

是沛令来了。

看起来,是沛令获悉公子扶苏来到沛县,特意出城去迎接拜望。但,扶苏却只带着几个贴身侍卫,离开大部队,悄悄地进入了沛县城,搞起了微服私访。

民以食为天。他来到这个粮食铺子,为的就是从粮食这个与民生最紧密的领域着手,调查了解沛县一带的经济状况。

不料,却在这里,遭遇到以鲁勾践兄妹为首的刺客组织设伏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