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呀,百姓们吃不饱肚子。他们肯定要骂娘,他们会说大明新朝和前元有什么两样啊,不是一样饿肚皮吗。因此,咱在开国之初,在颁行大统历的那一天起,就把安农、兴农、养农放在开国后的第一要务。杨宪此举当居首功,你们说是不是啊。”

“正是。”李善长走出一步,第一个开口道。

“善长,着令中书省立刻拟旨,颁令嘉奖杨宪及扬州一众官员。”

“同时让他派人送一些秋收的粮食进京,今年秋收祭礼上,大伙儿就和咱一起喝上一碗扬州稻米做出的稻香粥。”朱元璋大笑道,开心地像一个孩子。

“臣领命。”

...................

夜。

相国府,书房。

“相国,属下对杨宪的政绩,颇有疑虑的地方,这里面会不会有做戏的成分。还有,杨宪出自翰林,是刘伯温高徒。御史台又归他刘中丞掌管,巡查御史对杨宪是否也会有暗中偏袒,帮他隐瞒作假。”

胡惟庸看着坐在椅子上的李善长,继续开口道。

“扬州今年大丰收或许是真,可要说亩产1500斤粮食,我是打死也不信的。”

“惟庸啊,咱们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信了。”李善长放下手中的茶杯,开口道。“早上朝会上,皇上对杨宪在扬州取得的成绩,可是用了开国后的首功这四个字啊。”

“这几个字所代表的分量,任谁听了不得掂量掂量。”

“亩产1500斤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你不信,我也不信,其他大臣也不信,可谁也没有在早朝上指出来。惟庸啊,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

“现在皇上正在兴头上,我们这个时候凑上去,不是触霉头吗。”

“而且我们现在手上压根就没有杨宪造假的数据。”

能够这么多年,一直坐稳中书省左丞相这个位置,李善长自然是深谙为官之道。

而且这么多年相伴相处下来,他对于自己的这个皇帝,也是再了解不过了。

“可这口气,我就是咽不下去,要知道之前雪花盐的事情,刘伯温和杨宪他们才狠狠坑了我们一波。”胡惟庸有些气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