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我也不清楚,听衙门的人说好像亩产能有好几千斤哩,反正杨大人让我种什么,老汉我就种什么。”种田老汉开口笑道,露出一嘴的黄牙。
“多谢老丈解惑。”朱标起身朝着老汉行了一个礼,然后便转身往马车走去。
在马车驶往扬州府衙这段路上,坐在马车里的朱标难掩激动之色。
这些日子,面对各地不断传来的灾情。
他感到深深的无力。
这时终于再次燃起了希望,此时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到杨宪面前,问清楚有关这个土豆的所有问题。
..................
京城。
相国府。
“惟庸啊,从这些日子各地汇报上来的灾情来看,很不乐观。按这个趋势下去,到时候,一定会演变成为大批流民逃荒的。”
李善长从案牍中抬起头,却发现胡惟庸脸上非但没有一丝沉重之色,嘴角反而还挂着笑意。
李善长不由露出好奇的神色,放下手中的奏折,开口道:“惟庸,看你的样子,好像一点都不担心,难道是有什么应对灾情的好办法?”
“回禀相国大人,应对灾情的法子没有。不过能够让杨宪死无葬身之地的法子,我这倒是有一条。”胡惟庸嘴角微微扬起,开口笑道。
“哦?”
听胡惟庸这么一讲,李善长也来了兴趣,开口笑道:“说来听听。”
“诚如相国大人所讲,按照这个灾情下去,到时候必定会有大批流民。这时候就需要朝廷赈灾,如今朝廷粮仓有多少存粮,相国大人再清楚不过。”胡惟庸开口笑道。
“如果只是应付小规模流民,存粮尚够。可如今看来,显然不可能,就三晋之地,到时候因大旱造成的流民就不知道有多少,朝廷粮仓这点存粮是远远不够的。”李善长想了一会儿,轻轻摇了摇头,开口道。
“可赈灾所需的粮食缺口,总要有人解决。前不久,太子殿下不是说了吗,去年北边边军缺饷问题,可是杨宪解决的。那么今年这些灾民的口粮问题,同样可以找他。”胡惟庸开口道。
“呵......”李善长伸手摸了摸胡须,开口笑道。“难怪之前,你会制止潘隆云将那件事情给说出去了,那件事一旦被捅破,那便没了继续再找上他的理由。原来你早在那个时候,便已经想到了这件事。”
“为相国大人分忧,不敢不尽力。”胡惟庸笑道。
这对师生在这商量着如何坑杨宪时,杨宪本人正在百里之外的扬州,美滋滋地享受着美味的土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