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听到,所有轨道都要换成百炼钢的铁轨,立马就放弃了。
对如今的大明来说,枕木的车轨能够铺设全国,已经就谢天谢地了。
要是全部改用铁轨,得用多少百炼钢啊。
要知道百炼钢朝廷是用来制造兵器用的。
根本没有余量,用来生产如此大规模的铁轨。
杨宪心中自然也清楚这件事,因此到时候灌钢法还得进一步改良,只有从根本加大钢铁产量才行。
此刻在朱元璋、朱标看来还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却已经在杨宪的规划之内。
这几年,基础积累的差不多了。
等到这次北方战事一定,将漠北草原正式纳入大明治下后。
杨宪决定加快发展的进度,如果说原本的大明是一辆正常奔走的马车,这几年因为杨宪的到来,变成了如今的疾驰的轨道列车。
那么杨宪要做的是将大明彻底变成一辆轰鸣的钢铁巨兽。
将萌芽的西方科学的脖颈,一口咬断。
这个时空,有他在。
那长达百年的近现代的屈辱将不可能出现。
杨宪的目光,显然已经不仅仅只是落在北边的那片草原。之后西进和出海也必须安排在日程上了。
“杨卿,杨卿?!”
朱标的声音忽然从旁边传来。
“太子殿下。”
“杨宪怎么突然愣神了,在想什么呢?”朱标开口问道。
回过神来后的杨宪笑着摇了摇头,开口道:“在想着日后扬州城该如何继续进一步发展。”
心里想着的是大明,嘴上却只说扬州。
“不管再怎么发展,都得需要钱,需要很多的钱。”朱标脸上露出一丝尴尬,接着开口道。“就像杨卿方才提到的用百炼钢铺设铁轨一事,如今国库是根本无法负担,就算它真能做到,一次性拉上百万斤重的货物也没有用。”
在朱标看来,反而是大明的国力,阻碍了杨宪施展才华。
他心里想着的是,日后如何努力才能做到不让国力原因,拖累了杨宪的发挥。
在朱标眼中,杨宪就是实打实的大明国师。
朱元璋将自己儿子脸上的神情看的一清二楚,他忽然开口道:“杨宪,这次北伐由你领军,只是和前次不同的是,前次你只是挂名,这一次天德将不会随行。也就是说将会是由你一个人完全带兵打战,当然老四与你同行。”
这是朱元璋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杨宪自然拒绝不了。
杨宪看了朱棣一眼,很显然他也和朱标一样,猜出了朱元璋下一步的动作。
只有朱棣本人,此刻还懵懂无知。
少年心性,也能理解。
而且这次北伐,要说危险,几乎没有。
毕竟杨宪身为三军统帅,用不着身先士卒,稳坐中军大帐就行。
身在北平城内的话,同样可以触发系统被动。
事实上,以杨宪如今的身体素质,完全用不着那么小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
北平城外,已经开始陆续出现少批的草原探子。
大战在即。
大明朝廷也紧张地运作起来,各大部门紧锣密鼓,配合默契。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碰老朱的眉头。
洪武五年,初冬。
京城的列车站上。
这次的列车车厢里没有装满粮草辎重,而是装满了大明的将士。
最前头的一节车厢打着“大明神候”的旗号。
车厢外,杨宪身披亮银宝甲,看起来威风凛凛,朱棣站在身旁,同样英姿勃发。
而站在他们面前的是大明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身后则是带着文武百官。
皇帝带着百官相送,这是何等的殊荣。
“陛下,臣这就要出发了。”杨宪开口道。
“杨宪啊,这场仗就交给你了。”朱元璋拉着杨宪的手,笑着说道。“回来后,咱亲自给你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