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端起茶杯,啜了一口,似乎觉得茶温不怎么合适,眉头一皱,竟是将杯子摔碎在地上。
啪!的一声,瓷杯化作碎玉四溅。
候在外头的内侍官,听到声响连忙进来,跪在地上,一脸惶恐。
小主,
服侍朱元璋已经十几年的他,很少见到朱元璋这个样子。
朱元璋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内侍官,摆了摆手,道:“都出去。”
“是,陛下。”内侍官一边徒手收拾着地上碎片,一边躬身退了出去。
朱元璋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在夜深人静的这个当口,他忽然有些想念一个人了。
“如果刘先生还在督察院就好了。”
刘伯温敢于纠弹,不畏权贵。
他在的时候,淮西一党起码还有所收敛。
如今浙东一派,不仅是刘伯温,宋濂如今也是在家养病。
这些年新入仕的官员,又还太年轻,资历、官职等等都还完全不够看。
整个淮西一党,几乎无人制衡。
“毛骧!”朱元璋沙哑的声音响起。
“属下在。”毛骧从殿后缓缓走了出来。
“你亲自去一趟青田,请刘先生出山。”朱元璋开口道。
“属下遵旨。”
青田,明记第一养殖场。
看着朱元璋的亲笔信,刘伯温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毛大人在这稍等片刻,我和我儿子交待过后,这就随你出发。”
“父亲,陛下这次召你回去,一定没有好事。”刘链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开口道。
“我陪您回去。”
刘伯温伸手拍了拍刘链的手背,以示宽心,开口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唯一让我宽慰的是如今你终于能够独当一面了,好好留在这,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杨宪。”
“我去去就回来。”
和刘链告别后,刘伯温随着毛骧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刘链不放心,紧随其后,坐上了前往扬州的列车。
数日后。
皇宫,阔别数年的君臣终于又见面了。
刘伯温向朱元璋送上来他们养殖场出品的火腿。
朱元璋笑着收下。
君臣二人对坐,饮茶叙旧。
“伯温啊,你走了这些年,咱才明白,朝廷离不开你呀。你要知道当年你走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高兴。他们觉得终于拔掉了眼中钉、肉中刺,朝廷就是他们的了。”朱元璋轻笑道。
“看来臣掌管都察院时,得罪了不少臣工啊。”刘伯温感慨道,其实对此他心知肚明。
就像如今的纪检委,干的就是这份差事。
朱元璋开口道:“得罪人的差事,总要有人做的,不然朝廷还叫什么朝廷啊,早晚成为安乐窝。伯温啊,这次你回来,仍然掌管都察院,加升太保、诚意侯。”
“谢陛下。”刘伯温立马起身谢恩。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刘伯温无须多礼,甚至还亲自给刘伯温倒了一杯茶。
朱元璋将茶杯推到刘伯温跟前,抬起头,开口道:“伯温啊,淮西勋贵这个词是你发明的吧。”
“这词最早确实是出自臣之口。”刘伯温点了点头,接着开口道。“可臣知道淮西勋贵这个词一出来,定会不胫而走,遍地流传。既惹人烦恼,又遭人痛恨。”
“咱高兴得很。”
朱元璋笑道:“凡是让勋贵们不安的事,咱都很高兴。伯温啊,这次你回来定要严刑峻法,好好地治一下那些勋贵们。”
“陛下,臣如果要严刑执法,定有人要攻讦臣是浙东党。”
“朝廷没有什么浙东党,更没有淮西党,只有天下百姓的父母官!”
刘伯温开口道:“陛下这话说得好啊。”
“过一会儿,咱叫人拿一份案宗让你看一看,你帮咱复查一下。”朱元璋喝了一口茶,放下手中茶杯,开口道。
“臣敢问此案牵扯何人?”刘伯温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