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加刑代表什么,朱元璋心里同样明白,因此锦衣卫只能是个临时措施,只是朱元璋目前不得已而为之的。
因为日后的大明疆域之辽阔,注定将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各方面意义上的最大。
到时候无论是朝堂形势,还是国内情形之复杂程度都将会是有史之最,一个帝皇所要面临挑战之严峻可想而知。
朱元璋就是要接着这次胡惟庸案,彻底血洗一遍官场,因此才会把案子扩大。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敲山震虎,震慑那些后来者,使其以后不敢妄动,让他们一有异心,就会想起洪武十三年下的那场血雨。
至于锦衣卫,朱元璋会在他认为该裁撤的时机撤销,收回其司法权,将其彻底转入地下。
这个适当的时机,自然是胡案之后,朝中大臣对锦衣卫反感、愤怒值达到最高点的时候,等到那个时候,朱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站出来反对,他便会借此机会顺水推舟同意朱标的提议。
到时候朱标无疑将会获得了天下士子的支持和拥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朱元璋的出发点是好的,原时空他心中同样有着这样的想法。
他最后同样对锦衣卫进行了裁撤,将锦衣卫专属监狱诏狱的刑具拿出来,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全部烧掉,以示再也不重启锦衣卫之决心。
可惜的是,就如潘多拉的魔盒一般,魔鬼一旦放出来,就再也不想回到瓶子里。
因为锦衣卫实在是太好用了。
原时空,老朱废除之后,永乐朝朱老四上位后立马将其重新启用,之后一直到明朝灭亡。
要知道这是一个完全听命于皇帝,不受法律的制约的机构,作为皇帝总会有一两个看不惯的人。
而这些人按照正常的方式杀,偏偏又是行不通的,因为杀人总得需要一个罪名,总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将一个人杀掉,做皇帝的最注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锦衣卫的出现弥补这个不足。
因为其可以跨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三个正经的司法机构,随便网罗罪名。
皇帝亲自交付的案件,那么案件里所牵扯到的人一定是必死无疑。
往往人还没有到锦衣卫,口供就已经存在,只需要签字画押即可。锦衣卫根本不担心你不签字画押,轻则一顿暴打,重则自己操作。
要知道这将会对司法体制造成严重的破坏。
锦衣卫这样如此锋利的刀,老朱能把握住,他的子孙们却不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