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东西合战(三)大军开拔行江户

备前宰相 日月合明 2457 字 13天前

德川家康急着回去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突然收到消息,他的儿子秀忠最终还是没有按捺住,犯了他历史上的错误。

具体的故事要从3个多月前说起

庆长8年5月正是一年之中春耕最忙碌的时候,可是此刻整个关东地头却显得异常的聪明,没有了往年春耕的欢声笑语、载歌载舞,地头的百姓们在堤岸边官吏、村头不断的叮嘱下匆忙的栽种下今年春耕的粮食。

这么匆忙的栽种必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壮丁们已经没有剩余的时间去管这些了,上头只给了他们5天的时间完成春耕,剩下就需要家中的老人、小孩妇人去负责了。

至7月,随着丰春城内海螺号的吹响,一面悬挂着龙胆五七桐纹花纹的阵旗从丰春城城门走出,在其背后跟随着是是源源不断健壮的士卒。

城下町和村头地界的百姓听到这声海螺号,纷纷从屋子出来齐聚跪倒在路边,他们并不知道自家主公出阵的具体时间,但是一直再等这一刻,等着给自己的父亲、丈夫、儿子送行,并恭祝他们武运昌隆。

也不知在路边是谁高喊了一声“丰春殿下万胜!丰春军团万胜!”竟引得周围的百姓纷纷有样学样的高喊起来。

依照规矩,大军出阵的时候,百姓应该谦卑的跪拜在道路两边,但是此时此景即便有人站了起来,秀家也只能回之以欣慰的笑容。

这并不是秀家有意组织的,这是丰春城的百姓们在知道整个关东的男人都被裹挟上阵之后所发现出的由衷的祝福。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一战事关关东国运,若是失败了不知多少人家家里要披黑戴孝。也只有如百姓们口中所言“万胜”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才能活着回来。

今日出阵的是秀家的南路军团本军,其子辉家所领的中路军团已经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北上包围箕轮城,逼迫真田家降服。

有趣的是,即便手持真田信繁、真田昌幸、真田信胜父子三人的亲笔劝降书信,秀家也在其中许诺给予真田信幸转封回信浓不少于10万石的恩赏,但是在他妻子稻姬的作用下,依旧抗拒不愿开城。

秀家没有将身为上野备统帅的真田信繁调拨入中路军自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秀家不愿意让这样一个大好青年陷入到兄弟相残的残酷战争中去,索性将其调入本队任旗本众总番头和本阵守备的职务。

秀家本领的军团总人数达到了10万人,但是秀家此次从丰春城内出阵的人数只有6000余人,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军势早已在这两个月中陆续开往相模、武藏两国。

这么大的兵力调动,持续了这么长时间不可能瞒住西方的眼睛。秀家也没有想要遮掩的意思,这是国战根本不是过去几千人、几万人的作战方式,不存在投机取巧的可能,只能以大兵堂堂正正方能得胜。

因为此次所携带的具是秀家领内的精锐士卒,秀家也有意带着自己的儿子出阵。

除了在北陆军团担任副将的三子丰臣政家(母亲伊达南,妻子明石全登女儿松),中路军团担任挂名诸将的丰臣辉家(母亲菊姬,未婚配)、五子丰臣朝家(母亲伊达南,婚配伊达政宗女儿五郎八姬)、六子结城朝家(母亲甲斐姬,婚配结城家公主)之外,秀家本队还带上了十子总十郎(母亲菊姬,未婚配)和十一子丰臣重家(母亲伊东弥子,未婚配)一起出去见见世面。

丰臣重家和总十郎如今才12岁,但是确是到了可以元服的年纪了。重家的乌帽子亲是亲自南下的佐竹义重,其名讳中的重字就是由此而来。

而总十郎这个名字一听就是还没有元服的乳名,事实上他也是这些队伍中唯一没有元服的“准武士”。

他是除了辉家之外,秀家膝下唯一年岁合适的“嫡子”。自然是嫡子自然有着自己的大用处。

当然了,他对于自己的兄长和弟弟都元服,只有自己没有元服的结果很不满意。

看着在外面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由武士牵着前行的弟弟重家,他只能整日撅着小嘴坐在骄子里面,由4个足轻一前一后抬着前进。

大军从丰春城出发,此刻已是夏收的时节。但由于地头的壮丁被尽数征召,在地头劳作的要么是壮妇稚童,要么是两鬓早已斑白身体佝偻的老者。

其实秀家在之前军役账编制之中,自己所动员之兵人数不过10万余人,上洛总兵力不过8万余人,照理说关东根本不可能萧瑟到这种程度。

其实秀家在关东真实的动员比例要远高于这个数,男丁被征召了足有15余万人,征召比例达到了每万石600人的超高征召比例。

之所以只有一半的兵力上洛,其一是需要留驻2万驻守本领防止老家出现问题,其二则是因为秀家手中的军备不足以装备15万人,剩下的人手持简陋的武器作为民夫运输军粮、军备即可。

尽管秀家从转封关东之后就开始谋划这终局之战,但是由于之前奥羽二征、朝鲜之役、虾夷征伐,丰春家的军备一直都是在消耗的。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