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锦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出色的表现,顺利通过了考试。
然而,就在孔锦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进入学府的时候,陶夫子却找到了他。
“孔锦,”陶夫子语气严肃,“你的遭遇我深感同情,你的才华我也十分欣赏。但是,学府的规矩不可破,入学还需要通过最后的考核。”
孔锦心中一紧,他知道这是最后的考验。
他深吸一口气,恭敬地回答:“学生明白,请夫子示下。”
陶夫子点点头,目光深邃地望着孔锦,缓缓说道:“这最后的考核,便是……”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三日后,你来我的书房,我会告诉你。” 陶夫子转身离去,留下孔锦一人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三日后,孔锦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陶夫子的书房。
书房内古色古香,书卷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更增添了一丝庄重肃穆。
陶夫子正襟危坐于书桌前,手中拿着一卷竹简,见孔锦进来,他缓缓放下竹简,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孔锦。
“孔锦,你可知我为何要单独考核你?”陶夫子语气沉稳,不怒自威。
孔锦深吸一口气,恭恭敬敬地回答:“学生不知,还请夫子明示。”
陶夫子微微颔首,缓缓说道:“你的才学毋庸置疑,但你的经历却与众不同。你出身农家,饱受欺凌,却始终不屈不挠,这份坚韧的品质正是学府所需要的。”
孔锦心中一凛,他知道陶夫子这番话并非虚言。
他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这次考核的内容,并非四书五经,也非诗词歌赋。”陶夫子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我要考你的是……治国之道。”
孔锦心中一惊,他没想到陶夫子会出如此难题。
治国之道,博大精深,岂是一个尚未入学的学子所能理解的?
“夫子,学生才疏学浅,恐怕……”孔锦有些犹豫。
“不必妄自菲薄,”陶夫子打断了孔锦的话,“我并非要你提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治国方略,只是想看看你对国家大事的理解和思考。”
陶夫子从书桌后站起身,走到孔锦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孔锦,你身负重任,未来必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希望你能通过这次考核,证明你的实力,也证明你的价值。”
孔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明白陶夫子对他的期望很高,他也决心不辜负这份期望。
接下来的几日,孔锦闭门不出,潜心钻研治国之道。
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查阅了无数的资料,力求对国家大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与此同时,学府里的其他考生也得知了孔锦将要接受单独考核的消息。
有人对他表示敬佩,认为他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也有人心生嫉妒,认为他不配得到特殊待遇。
各种议论声不绝于耳,孔锦却置若罔闻,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备考上。
考核的日子终于到来。孔锦来到学府的考核场地,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