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大隋带甲百万,岂能因幽州之兵疲惫,便只医小疾,而置大患于不顾!”
崔澈听他这么一说,可就来了精神。
他反对的不是远征高句丽,而是不愿幽州兵遭受重创。
杨坚沉吟不语。
高颎见状,出言道:
“陛下,臣以为大军出行,不能违背天时,陛下若是有意此时出兵,则与敌在夏季交战,岭南多瘴气,便应该先伐高句丽。
“若是秋后出兵,则与敌在冬季交战,则要弃高句丽,平定南方叛乱。”
眼见杨坚不由自主地点头,崔澈、杨素、虞庆则三人也纷纷附议。
杨坚没有当即做出决定,而是唤来此前顶替崔澈担任民部尚书的牛弘,询问国家府库的储存能否供应大战。
此前牛弘出任吏部尚书,任期满后,又接替崔澈,代为管辖民部。
牛弘回答道:
“回禀陛下,燕公得胜而还,为大军颁下赏赐,耗费布绢近百万匹。
“但府库丰实,富贵有余,足以供应大战。”
对于这个回答,崔澈一点也不意外,毕竟他也执掌过民部,对于隋朝的富庶,印象颇深。
杨坚闻言,起身道:
“朕意已决!夏征辽东,冬伐岭南!”
此话一出,崔澈、杨素、高颎、虞庆则纷纷请命,愿为征讨高句丽的主将。
杨坚目光扫过四人,最终落在了高颎的脸上,说道:
“高相,朕以伱为汉王元帅府长史,赐你临机决断之权,征召河东、河北之府兵三十万,辅佐汉王,远征高句丽!”
时隔多年,高颎又一次感受到了杨坚的信任,强压住心中的激动,应道:
“臣遵旨!”
杨坚的目光又转向崔澈:
“驸马!朕命你再往幽州,统御幽州兵马,作为后备,随时支援高相!”
“臣遵旨!”
崔澈高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