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万联军会师后,崔澈继续以都速六为先锋,各部有序东进。
与此同时,高句丽也在做着战争准备,只不过这一次,高元并没有亲自领军前往辽东城。
高颎虽然有平定尉迟迥,灭亡南朝的功绩,但是在塞外,声名实在难与崔澈相媲美。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又何况是君主。
高元派遣北部耨萨领兵十万驰援辽东,又命乙支文德辅佐王弟高建武前往辽东城,主持辽东防卫。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记载:高句丽本有五部,为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
这五部就是高句丽的主体民族构成,高句丽王原本出自涓奴部,后来涓奴部衰弱,王族从此出自桂娄部。
岁月流转,五部名称屡有更迭,到了如今,也被称为内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
而北部耨萨,也可称作北部大人,宰相渊子游便是东部大人。
此次崔澈所要面对的,就是高句丽西、北两部大军。
倒不是高元不愿意派遣更多军队应战,譬如南部、内部就还得防备新罗、百济,东部军队也有自己的任务。
高元在调兵遣将,积极备战的同时,使团肩负着离间杨坚与崔澈这对君臣的重任,也早早离开了平壤,抵达了辽东。
此时的辽东,已经在西部大人的命令下,坚决地实施坚壁清野的战略,周边的民众拖家带口,尽数润往城中。
当使团离开辽东城的时候,城内已经是拥挤不堪。
乙支文德与高元之弟高建武领着援军抵达辽东城后,乙支文德迅速向高建武建议将大部分民众迁往内地,只保留部分人协助守城,供应后勤即可。
但也只是迁走了少量民众,乙支文德就已经接到前线告急,隋军沿东辽河东进,正伺机南下。
乙支文德庆幸道:
“还好使团先走一步,不至于困在辽东城中。”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