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蜀道是出了名的难走,更别指望从蜀地运粮。
杨广突然发现,如今能够给关陇输血的,便只剩了中原。
且不说从中原走陆路向关西运粮,同样存在高昂的运输成本。
如今中原正处在崔澈的兵锋之下,一旦把钱粮都调去了关西,还怎么抵御东隋南下。
面对这样的窘境,杨广生出了迁都的心思。
只不过杨广并没有营造洛阳为东都,洛阳直面河东,且无险可守,宫殿营造得再怎么富丽堂皇,也不过是便宜了崔澈。
杨广心仪之地,便是他经营多年的扬州。
当杨广将此事透露给亲信们后,出乎他意料的是,迁都之议,激起一片反对之声,除了在杨广任职扬州总管期间,前来投奔的江南士人。
江南士人当然乐于见到杨广迁都扬州,但关陇勋贵出身之人的反对,却也使杨广投鼠忌器,没敢真的下诏迁都。
对于杨广来说,扬州是他的老巢,但关陇勋贵们又怎么愿意背井离乡,迁往南方。
迁都的决议被搁置,但问题还是要解决,关西地区产出的粮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于是杨广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挖运河。
挖掘一条连接长江与洛阳,长达两千里的大运河,江南的粮食便能走水路运抵洛阳。
洛阳与潼关仅有四百余里,经由潼关可通过三百余里的广通渠送来大兴。
只是还不等群臣反对,杨广自己就给否决了。
如今两隋并立,就算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来开挖运河,但还是那个问题,洛阳无险可守。
别好不容易把运河挖通,洛阳就被崔澈给占据了。
最终还是杨素提议,运中原的钱粮来关西,再以江南、荆襄等地的钱粮来支援中原。
只不过这样一来,必然是要存在严重的浪费。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既不能迁都,又不能挖运河,总得要想方设法,填饱关西地区100多万户百姓的肚子。
杨广为防止有人效仿崔澈,在地方掀起叛乱,下诏废除各地总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