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靖前来徐州,崔弃疾以礼相待,向他示好之余,却没有暗地里拉拢的尝试。
这位大燕的太子,很懂分寸。
在崔弃疾等待宣旨的使者期间,远在晋阳的大燕天子与他的心腹们也在完善新生帝国的各项制度。
在中央,燕朝继承了东魏、北齐、隋朝以来的三省六部制,以尚书令房玄龄总揽庶政,与侍中裴秀、中书令豆卢毓并为三相。
在地方,崔澈与心腹大臣商议过后,决定将北方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六道。
即河北道、河东道、河南道、关内道、陇右道、淮水道
各道设置监察使,无权干涉各州的军政,仅有监察作用,直接向朝廷汇报。
道以下,又有州、县二级,各州军政分离,刺史只管政务,军务由各州校尉主持。
仅有都督一职,能够兼领军政。
此举自然是在加强中央集权。
崔澈全面推翻了让自己儿子各镇一方的想法,让儿子们担任各地总管,固然能够稳定国家前期的稳定,但汉王杨谅的前车之鉴,对他触动很深。
要不是有杨谅的助攻,崔澈单以幽州起家,夺取河北期间,还得防着河东参战,甚至袭扰幽州。
崔澈当即下诏,以雍王崔彦宗为关内道监察使,岐州都督,监察关内道各州之余,兼领岐州军政,但不能干涉关内道诸州的事务。
又以梁王崔彦卿为河南道监察使,青州都督,权力与崔彦宗相同。
嫡长孙魏王崔佑之尚且年少,自然不会放去外地,而是被崔澈养在宫中。
其余四道的监察使,则由文官担任。
各州都督,除非是在战时,否则不再直接统领相邻州县的兵马。
战时,由监察使许可,各州校尉领兵,归属相邻都督麾下听从指挥。
崔澈与心腹们商议过后,推出的这一套行政区划制度,无疑是在隋朝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