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顺风别浪

大宋不怂 七桃散人 2485 字 29天前

开封城中有梁兴坐镇,这是岳家的老朋友,过命的交情,她可以放心地把开封城交给他。

梁兴虽然是义军出身,但处理政务却很有一套。

经过他的一番部署,开封城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一切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稳定了开封的局势之后,他便按照岳银瓶的吩咐,派人将三圣送到应天府。

再接下来,他的任务便是守住开封城,等待朝廷的诏令。

三圣回京需要一些时日,等朝廷议定一番应天府一战的功勋赏赐,商讨一番开封府和应天府的官员任命,再向开封府下诏令,至少也在两个月以后。

于是梁兴便按照坚守三个月的预判,来布置开封城的防御部署。

目送着义军护送三圣出了城,梁兴先去了一趟皇宫,在龙椅上坐了坐,又踩上去跳了跳,哂笑道:“这破椅子,也不舒服啊。”

小主,

殊不知龙椅并不是坐着舒服,而是坐在龙椅上的时候,面前跪倒一片大臣,这时候才叫舒服。

在皇宫里溜逛了一圈,最后大摇大摆地出了皇宫,吩咐手下锁上了皇宫的大门,回到开封府衙之中休息。

却说义军护送着三圣出了城门,一路之上毕恭毕敬地伺候着韦太后和渊圣皇帝赵桓。等转过了两道弯之后,眼看着离开了城门的视线,这些义军立马换上了另外一副嘴脸。

在义军的小兵们看来,就是眼前的这两个人和那一口棺材,让他们国土沦丧,家不成家,沦落到金人的奴役之下。义军一次次地在金人占领区搞破坏活动,等待着王师北上,可王师却一次又一次地辜负了他们。

造成这一切的后果,都是因为眼前的这三个人,尤其是棺材里那个赵佶,和活着的这个赵桓。

韦太后乘坐着马车,义军们便专挑不平的地方走,故意让马车很颠簸。

赵桓没那么好的命坐马车,跟着义军一起步行。

义军们故意走得很快,赵桓一脚深一脚浅地跟在后面,却也不敢抱怨。

在金国数年的奴隶生活,彻底地磨平了他的棱角,让他不再有任何的优越感,一心只想着活着便好。

与在金国的遭遇比起来,他能跟着宋人在路上跑,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三圣回归的消息传回了应天府,张浚不敢怠慢,立马派鲁达前往迎接。

众人在应天府衙等待着三圣回归,心情既激动又忐忑。

李申之趁着这个空当,给大伙儿出了一道数学题。

假设:开封城距离应天府城二百四十里,义军护送三圣的行走速度是十里地每小时,鲁达的行军速度是五十里地每小时。信使的速度为六十里地每小时,信使与义军护送三圣的队伍同时从开封城出发。

问:鲁达与义军护送三圣的队伍会在哪里相遇?

假设二:鲁达接到三圣之后,行军速度变成四十里地每小时。

问二:鲁达与三圣会在出发之后多久回到应天府城?

一道小学数学题,让一众相公们算得不亦乐乎。

第一遍算过之后,一人算出了一个答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都觉得自己的答案是对的。

可他们即便争得不可开交,也没有人去问李申之的想法。

因为他们知道,李申之说出来的答案,就是正确答案。

他们想依靠自己的智慧算出正确的答案,并且说服对方。若是由李申之公布答案,那就没意思了。

争到最后也没有争出个所以然,于是众人便不再争吵,不约而同地选择“用事实说话”。

大家谁也不要争,到时候看看鲁达与三圣到底几时回归,谁对谁错便一目了然。

于是乎大家也不争了,也不吵了,各自悠闲地喝着小茶吃着小点心,个个都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可是越等,大家越觉得心慌。

虽然他们的答案都不相同,但即便是最悲观的人,其计算结果也不过是五个时辰。

从鲁达出发之后已经过去了五个半时辰,三圣依然没有消息。

三圣不会在路上出什么事了吧?

赵瑗焦急道:“鲁达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