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戎已经收归半年有余,如今百姓安居乐业,一片大好,东禹、西凉、南诏三国却没有动静,诸位爱卿觉得该如何对付这三国?”
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只等有人能带头站出来。
不一会儿,穆长枫躬身走出队列。
“启禀陛下,刚刚收复北戎,不适合继续征战那三国,且战争消耗极大,不利于天下百姓安生,臣认为可以先出使那三国,若是能让他们归顺,不枉为一件喜事。”
如今的穆长枫既是左相也是右相,有心思主战的大臣立马闭紧嘴巴,今时不同往日,朝堂局势已然发生了变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掉头顶乌纱,所以一个个都很小心,秉承着少说为妙的原则。
凌景傲点点头,心里也是这样想的,本来希望那三国听到北戎消息,能主动派使臣过来请降,等到现在毫无动静,不想再被动等下去了。
“好,既然如此,朕即刻便派穆爱卿、云世子前往三国,太子也需一同随行,希望能尽快带回好消息。”
三人躬身领命。
之所以让明文举前去,当然是因为他攻打北戎的赫赫威名,会让那三国心生忌惮与畏惧,起到威慑作用。
凌紫珏作为太子代表的是皇上,穆长枫一国之相,可舌战群儒。
三人的组合堪称实力最强使团,若是不能说降,最后只有武力解决这一条路可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的云纤身怀六甲,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产了,明文举极其不愿离开京城,然皇命难违。
“有父王、母妃在,你放心去吧。”云纤轻声道。
明文举怎么可能放心呢?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满心期盼亲眼目睹新生命降临人世的那一刹那,而且他懂医术,万一出现什么状况还能帮上忙。
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云纤又道:“如果我有危险,师父会感觉到的,她老人家一定会来,难道你还不相信师父吗?”
闻言,明文举微微放下心来,“我会尽力赶回来。”
说话间,云王和王妃走进来。
“我们会照顾好纤儿的,放宽心吧。”南宫微柔声道。
“如果进行的顺利,两个月时间差不多能赶回来。”云王也在一旁道。
明文举点点头,有他们在,定会请到最好的稳婆和太医,收拾好心情,一家人开开心心享用晚餐。
第二日,三人没有乘坐马车而是骑马。
骑马不但速度快也更方便,第一站便是东禹国,目前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
……
明文举三个月时间便攻下北戎,灭掉皇室,这个消息怎么可能不传到那三国皇帝耳中?
消息传来,第一反应就是完蛋了,皇位算是坐到头了。
紧接着,脑海中迅速闪过第二个念头——必须立刻联合那两国。
三国皇帝和智囊团,很快聚到一起商议对策。
即使三国联手,面对实力强大、气势如虹的大央国,也没有多大胜算。
有人甚至悲观地提出,干脆主动投降算了。
转念一想,如果就这样轻易地递上降书,归顺大央国,岂不是太便宜对方了?也显得他们太过软弱。就算最终不得不归降,至少也得将好处最大化才行。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三国意见终于达成一致。
他们认为,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争的大央国,并不适宜继续对三国发动大规模征战,最理想的统一方式应当是先派使臣前来说降,如此,他们便能趁着这个机会提出条件和要求。
于是,三国很快统一了口径,等大央国派出使臣,再行归降之事。
同时,也在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场看似无法避免的归降中,尽可能多地争取自身利益,并保留一定的地位和权力。
事实是,真被他们猜对了,大央国派出使臣了。
三人一路上早就商定好说降对策,各国肯定会提出条件,所以他们决定采取主动出击策略,率先将定好的条件摆在桌面上。
首先,那就是三国皇帝从此称王,东禹王、西凉王和南诏王,如此一来,明确大央国作为核心统治力量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