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请缨出战

孙承宗上前一步,神色凝重,眼中满是忧虑:“陛下,回顾以往,招抚流寇本就棘手。若能妥善安置,使其真心归附,自然最好。但如今朝堂财政紧张,要拿出足够银两安置张献忠及其部众,谈何容易?没有安稳的生活保障,他们随时可能再次反叛。况且,张献忠反复无常,早已臭名昭着,之前就有过降而复叛的恶劣行径,严重损害了朝廷公信力。若此次再轻信他的投降,不仅百姓失望,还会让天下人耻笑我大明软弱。为了与朝中大臣搞好关系,了解朝廷动态,他四处送礼,连京城大臣都没落下。若真心投降,何须如此?”

孙承宗目光坚定地看着崇祯,拱手道:“陛下,只诛首恶,既能有力打击流寇嚣张气焰,让其他心怀不轨者心生畏惧,不敢效仿,又能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杀戮。如此,既能彰显我大明威严,又能让百姓看到陛下惩治恶人的决心。恳请陛下当机立断,下令处死张献忠,以绝后患。”

崇祯沉思片刻,微微点头,下定决心:“好,就依二位爱卿所言,朕给陈奇瑜下秘旨,处死张献忠。”

此时,榆翔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地看向崇祯,拱手道:“陛下,臣恳请您务必重视张献忠部下的李定国。此人虽眼下只是军中无名小兵,但潜藏着非凡的将才特质,万不可忽视。”

榆翔微微眯起双眼,陷入回忆:“那是在扬州,臣当时正在城中巡查,路过一处校场。校场上一群士兵正在演练,其中一人身姿矫健,格外引人注目,此人便是李定国。演练中有骑射科目,只见李定国飞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他在马背上稳如磐石,弯弓搭箭,动作一气呵成,箭矢如流星般射出,精准命中靶心,且连中数箭,箭箭皆在要害。周围士兵见状,惊叹不已。”

“演练结束后,臣上前与他交谈,询问他对兵法的见解。本以为他只是一介武夫,没想到他对兵法谋略竟有独到见解。他谈及《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阐述如何在战场上洞察敌军虚实,还提及韩信背水一战的典故,分析其成功关键在于激发士兵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斗志。其言语间,思维清晰,见解深刻,令臣大为惊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扬州与李定国的短暂相遇,让臣深知他绝非平凡之辈。他就如蒙尘的明珠,一旦发掘,必将绽放耀眼光芒。若能将他招降,为我大明所用,日后必能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大明的坚实臂膀。所以,即便他当下不愿投降,也绝不能让这样的人才流失。恳请陛下允许臣亲自去招降他,即便先将他囚禁,也定要将他留在大明。”

崇祯和孙承宗闻言,皆是一愣,面露惊讶。毕竟李定国此时籍籍无名,榆翔竟如此看重他。

崇祯疑惑地问道:“爱卿,这李定国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你为何如此看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