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茵还精心准备了品茶会。在城市中一个古雅的茶馆里,她布置了一个温馨的角落,桌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她将茶叶村落的茶叶泡制,一时间,茶香弥漫在整个茶馆。
曲茵向前来品茶的人们介绍茶叶的采摘过程。她生动地描述着茶农们清晨出发,在云雾还未散去时,穿梭于茶树间,小心翼翼地采摘最鲜嫩的一芽一叶。“那时候,深山里的空气格外清新,露珠还在茶叶上滚动,每一片茶叶都饱含着山林的气息。”她的话语仿佛将人们带到了那片深山茶园。
品茶的人们轻轻嗅着茶香,然后浅尝一口。那独特的口感让他们纷纷点头称赞。曲茵看到众人的反应,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茶叶村落的茶叶有了打开市场的希望。
通过她的努力,茶叶村落与多家茶馆、茶叶店和超市建立了长期的供货关系。订单如雪花般飞来,茶农们忙碌而又快乐地采摘、加工茶叶。
在茶叶村落逐渐繁荣之际,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山脚下的制陶村落的求救信。这个制陶村落坐落在山脚下,背后的山峦巍峨耸立,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一道绿色的屏障。村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溪水撞击在石头上,溅起白色的水花。
制陶工坊里,到处是破碎的陶坯和被砸坏的制陶工具。窑炉也被炸毁,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制陶匠人们坐在工坊外,望着这一片狼藉,眼神里满是沮丧。
曲茵到达制陶村落之后,首先组织匠人们清理工坊。破碎的陶坯碎片在地上杂乱地堆积着,曲茵和匠人们用小铲子和扫帚,将碎片一点点收集起来。她的手指被碎片划破,渗出点点血迹,但她毫不在意,依旧专注于清理工作。
对于那些被砸坏的制陶工具,曲茵仔细检查每一件。她发现有些工具虽然损坏,但经过修复还能继续使用。她从自己的行囊中拿出一些工具和材料,开始修复制陶用的转轮。
转轮的木轴有些弯曲,曲茵用锤子和木块小心翼翼地将其矫正。她一边敲打着,一边感受着木轴的力度,确保矫正后的木轴能够平稳转动。
窑炉的修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曲茵和匠人们到山上采集适合建造窑炉的黏土和石块。山上的黏土质地细腻,匠人们用小铲子将黏土挖出来,放入背篓里。石块则需要挑选形状规整、质地坚硬的。
回到工坊,曲茵指挥着匠人们重新建造窑炉。他们先将石块按照一定的结构堆砌起来,每一块石块的放置都经过精心考量,以确保窑炉的稳固性。然后,用黏土涂抹在石块之间的缝隙里,使窑炉更加密封。
窑炉建好后,曲茵开始考虑陶土的问题。原来的陶土储备在战争中被破坏了一部分,而且品质也有所下降。曲茵带着制陶匠人们到村落周边寻找新的陶土源。
他们沿着小溪前行,在一片山坡下发现了一片潜在的陶土区。曲茵蹲下身子,用手捏起一把土,感受着土的质地和湿度。她将土在手中搓揉,发现这种土的黏性和可塑性都很不错。
于是,匠人们开始挖掘陶土。他们用锄头和铲子将陶土挖出来,然后运到工坊。曲茵教匠人们如何对陶土进行筛选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
为了提高制陶村落的制陶技艺,曲茵从其他着名的制陶产地引进了一些新的制陶技术。她在工坊里举办了制陶技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