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这年冬天,大汉很忙

“……”

董仲舒仍在拧着眉头思考。

刘据口中的“自绝于天下的未来”,尤其是最后那声“儒圣”令他没有理由不认真的考虑考虑刘据提出的问题。

而刘据也只是站在一旁,一边百无聊赖的掏着耳朵,一边望着董仲舒。

片刻之后。

董仲舒抬起头来,浑浊的老眼中多了一丝清明,先是颇为郑重的对刘据施了一礼后,然后又咳嗽了两声清了嗓子,正色说道:

“殿下,殿下的话虽有些道理,但亦有不少地方令老朽不敢苟同……”

刘据一眼就看出这是董仲舒准备开始与他辩经的前摇。

儒生似乎都是这个德行,此前在“废立太子之议”上,那干儒生开口说话前都是类似的德行,重点突出一个先礼后兵。

另外他更清楚的是,术业有专攻,谁要和一个专擅此道的海内大儒辩经,辩的还是人家研究了一辈子的儒学,那如果不是有什么自虐倾向,就一定是脑子有病……

于是刘据果断出言打断董仲舒了施法前摇:

“董公,别和我争辩,辩就是你赢!”

“?!”

董仲舒不由一怔,此生他曾与无数人辩经,还是头一回遇上似刘据这般不按套路出牌的选手。

然后他就见刘据又扬着眉毛继续说道:

“但你辩赢了我又有什么用呢?”

“再好好想想吧,‘春秋大一统’对我父皇有用,你就是海内大儒,‘天人合一’为我父皇不喜,你就只能跑去祈雨。”

“现在是我父皇,未来是我。”

“你这一生被我们父子二人压制的死死的,你又反抗不了,何不顺大势而为?”

“这不论是对你,还是对儒家都有好处,相信我,没错的。”

“……”

再听到这话,董仲舒不由的恍了一下神。

他又想起了当年险些被刘彻处死的恐惧,想起了刘据“毁堤淹田”的时候,被刘彻特意召去宣室殿“辩经”的情景……

什么是大势?

这才是真正的大势!

如果上次被刘彻召去辩经的时候,他不是因为有了经验,果断向刘彻妥协,承认他仁德合天,承认他是仁君贤君,而是梗着脖子定要与刘彻辩出个一二三来,那现在他恐怕不是被砍了头,就是又被扔回了城郊养老。

所以刘据这话才是真的诛心,是啊,就算辩赢了他又有什么用呢?

这一刻,刘据的眉眼在他眼中忽然变得模糊。

接着刘彻的脸出现在了刘据的身后,由大而小,由远及近,渐渐与刘据的眉眼完全重合在了一起……

董仲舒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

他明白了!

他全都明白了!

不管刘据的那番关于儒家的质评是否正确,是否漏洞百出,但他最后总结出来的那句话并非胡说:“你或许会背负一时骂名,但若能改变儒家自绝于天下的未来,便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说不定伱也有机会成为儒圣。”

如果只去思考这句话的字面意义,那就大错特错了。

重点便在“未来”二字!

刘彻是现在!

刘据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