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全真和正一

全真道创立于金代初年,创始人王喆,原名中孚,字允清,道号重阳子,又称王重阳。四十七岁时弃家修道,于终南山南时村挖洞而居,自称“活死人墓”,内则修炼金丹,外则佯狂装疯,自号“王害风”。金世宗大定七年,约公元1167年,他放火烧庵起舞,东出潼关,赴山东半岛,立教“全真”,招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大弟子,后称“全真七子”。

全真道以《道德经》为尊道,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注重修行,分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内修,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这种内修主要是修养精神,即性,也称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真行即外修,主张济世度人。全真因内修“求返其真”,主张功行双全,以期成仙证真,所以叫“全真”。

因着张九炎是正一派的道士,讲正一派时,讲得更为详尽全面。

“正一”一词最早出现在张陵所创立的教派“正一盟威之道”中,据《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刘焉传》等史书记载:张陵於顺帝时入蜀,学道于今四川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中,造作符书,向百姓传教。

张陵,后亦称作张道陵,字辅汉,号天师,相传为汉留侯张良的第八世孙,于东汉末期创立了正一道后,被后世奉为道教创始人,正一真人的封号,据传还是太上老君授予的。

张陵立教之时,名“正一盟威”,尊老子为道祖,以《道德经》为主奉经典教化信徒。“盟威”即歃血盟誓,就是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宣誓缔约。“正一盟威”就是宣誓信仰大道,这是张陵最初的入教仪式。可见“正一”在张陵的心中就是道。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教认为,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一与道同名,一而二,二而三。《道德经》第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教认为夷、希、微是道的三种体现,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

在祖天师的心目中,一即是道,以一为正,就是以道为正。于是着《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散则成气,聚则成形。”

《老子想尔注》认为“道”是专一、真诚、清静自然、好生乐善的,只要人们谨守道的训诫,就可以延年增寿,除灾得福。所谓遵守道的训诫,就是遵守“道”所规定的戒律。“道”是绝对的“一”,道气无处不在。

《老子想尔注》认为真正的“守一”就是遵守道的训诫。道诫的内容大体指道贵中和、真诚,道乐清静等。“道诫”是贯穿注文的重要的线索,“诫为渊,道犹水,人犹鱼。鱼失渊去水则死,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

《升玄内教经》:“三一者,正一而已。三处授名,故名三一。所以一名三一者,一此而三彼也。虽三常一,故名三一。”

可见,道有大法,得之则立,是谓“正一之道”。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全真道讲求清修,其道士必须出家、吃素,有统一的发型和服装。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十方丛林”。

而正一教的生活没有全真教那么严肃而规范。正一派道士,重视驱魔,画符降妖。正一派是可以有世俗的生活的。不出家,可以生儿育女;除牛、狗、乌龟、大雁以外,其他肉是可以吃的,也能饮酒。平时穿便装,发型和胡须可以随意。但在上殿诵经、作经忏法事,是需要遵循法事专门的服装的。

可见“正一”与“全真”的道士虽修行方式不同,但其教义都是在信奉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追求正一无邪,正心诚意,真性修持,诚恪上穹。

我们所见影视作品里的道士作法除妖大多都是以正一派为原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真正细化起来,这些历史和传说,也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我甚至都不敢保证自己全然知晓,你们大致了解一下就行了。”张九炎停顿了一下,表情有些无奈道:“现在有很多声称‘出马’‘入道’的人,都说自己是出马仙的弟马、是道士,实则是利用这些身份作为幌子,到处敛财。尤其这些年国学之风的兴起,更是为这类人的滋生提供了养分。他们要是真正为了传播国学、传播我们的民俗文化,也就算了,却利用人们对玄学的敬畏,对国学知识的尊重,到处招摇撞骗,实在是败坏了出马仙和正一道的名声。以至于很多真正想济世渡人的弟马和道士,被这些骗子牵连,被人们恶憎。”

“害,有骗子怕什么,只要他们犯了法,就逃不出法律的制裁,”祝潇潇接话,“管他是什么身份,管他有多大能耐,只要他搞诈骗,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损害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名声,有一个抓一个,有两个抓一双。我管他什么技能呢,一进局子里不都得老老实实,还能飞天遁地跑了不成?”

“其实现在的群众思想认识和防骗意识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了,尤其是下载了我们‘反诈APP’之后,更是相当于建立了一层防火墙。我们平日里走门串户的普法宣传也是有作用的。”我想了想又分析到:“不管用出马仙的身份还是道士的身份,想骗人也不似以前那么轻易。但有两种情况除外,一般这两种基本一骗一个准。”

“你说说看。”张九炎看向我。 “未知即是神秘,神秘就会产生好奇,好奇心害死猫。玄学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不常人能够接触到的。说得不好听,就算有鬼或者妖,在我旁边,我也看不见。就算看见了,我也分辨不出来。所以人在好奇的时候,就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这是第一种情况。”

张九炎点点头,示意我继续。

“人在真正遇到事情或者绝望的时候,比如遇到重大的变故,自己或重要的人突然生出的绝症等。面对现实已经毫无办法,尽了全部的努力却仍然差强人意,或无能为力,这个时候的人就容易把玄学当作救命稻草紧紧抓住。”

张九炎对我的分析表示肯定,他接着补充:“那这样说的话,还有第三种,往往这种人更容易被骗。”

“什么人?”我和祝潇潇问的异口同声。

“恋爱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