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于林值班。
上午十点,我就被于林喊到办公室。我一进办公室,就见办公室里坐着三个人。来人见我进来,赶紧站起身来。在于林的介绍下,我才知道其中一个是省农业大学的赵教授,另外两个是他的助手,一个是小钱,一个是小孙。赵教授说自己是市农业部门的定点联系人,要到村里给农民讲解绿色果蔬生产知识。
我连忙和他们一一握手,招呼他们坐下。赵教授问,能不能召集几个农民,到蔬菜大棚里,他现场讲解一下现代蔬菜生产技术。
我说:“蔬菜大棚,村里也有,都是农民自发建的,种草莓,种蔬菜的都有。人有的是,老百姓都在家过年,一招呼就是一大群。赵教授,我就是想,你们不在家过年吗?这么早就深入基层搞培训,精神太可嘉了。”
“万书记,还真别说,今年的培训任务挺多挺重的。光是咱们市就有八十多场。不但咱们市有,外市也有。全年下来,闲不着。我是这么想的,人勤春来早,早做打算早动手,争取个主动权。”
赵教授娓娓道来,思路清晰。
我探身过去,再次和赵教授握手:“我代表十二里铺的乡亲,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赵教授,十二里铺村的绿色果蔬如果能打入国内大市场,你就是第一功臣啊。”
“哪里哪里,我本来是不想来的,但听市农技站的郑站长介绍,你们村果农菜农如何想方设法把绿色果蔬的生产技术落到实处,觉得你们村是个干事创业的好天地,就提前来了,没给你打电话,千万别介意啊。”
我和赵教授握手的时候,感觉他的手掌较窄,很软,但透着内力。他的一双细眼睛,透着寒光。虽然脸上洋溢着笑容,但总感觉眼神是冷冰冰的。
只一握手,我就对眼前的赵教授警惕起来,大年初四就着急忙慌地深入基层搞培训,而且还是提前不打招呼。人也觉得哪里不对劲,感觉不像是个搞科研的。小钱和小孙坐在一旁,不苟言笑,给我的第一感觉,看着就不像是搞科研的。
于林倒是挺热情地:“赵教授大驾光临,是十二里铺全体老少爷们的福气啊。这次来,我代表村里群众请求您,一定要把绿色果蔬的生产技术教给村民,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赵教授淡定一笑:“说实在话,我真是被你的气魄打动了,一个村的党支部委员能有如此大的气魄,那十二里铺的农产品还不打入国际市场啊?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赵教授,待会儿您尽管给村民传真经,劳务费村里一分不少地付给你。”
“这是市里的免费课程,你们不用付费,我们有专项研究经费。”
“这就更好了,什么时候开始?”
小钱接过话头:“下午吧,下午暖和一些。我们上午再去别的村联系一下,不能只在你们一个村授课,争取一下午跑两个村。”
于林他们三个人的对话,一来一往,中规中矩,没有半点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