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湾村民“暴动”之事不胫而走。首先得到消息的自然是与之相去不远的周毋庸。消息来源是石三将这次行动总结了,向几个首脑驻地及各州县发送。随后得到消息的自然是子悠与惠泽,他的爪牙如今遍布察燕各地,自然很快就全知道了。子悠与惠泽说起时,愤愤地道:“这些刁民,怎敢这般胆大包天,竟发起暴动。”
惠泽笑了笑道:“你道他们是寻常百姓吗?”
子悠不解地问道:“此话怎讲?”
惠泽道:“寻常百姓尽是些手无寸铁的庄稼人,如何能有手段杀得了我们两个弟子?现场见证的有许多,捉一个来,一问便知。”
子悠道:“师兄觉得他们是些什么人?”
惠泽道:“当今之察燕还有什么人敢与我们作对?无外呼白崇一的白元与石三的新党!白崇一屡屡受挫,如今更是元气大伤,哪里还有心思做这样的事?何况我们于各地严防死守,察燕之民也尽在掌握之中,连一只飞鸟都休想逃过去,如何会出现上百个暴徒呢?”
子悠点点头道:“这么说来,必是新党!”
惠泽道:“你去大堰湾查个清楚,必要时用些手段,将他们逼出来。”惠泽望向门外,目光陡然变得凌厉,恶狠狠地道:“新党口口声声为天下苍生谋福,我偏要让他名誉扫地!”
子悠心领神会,辞别了惠泽,率众人往大堰湾去了。
周毋庸收到石三的消息后,心中总有些惴惴不安,没想到这么快就动了手,万一黑刹识破了他们的招式,会不会……转念想到,以石三的智慧与品行绝不至于做有伤国体、有损百姓利益的事。或许是自己太过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了。又想到与石三的约定,便犹豫着要不要也效仿大堰湾,来一次潼关之乱。这般犹豫了四五天,便有三面人向他禀报说黑刹的子悠行者带了许多弟子到大堰湾去了。
其实,子悠所带弟子并不在多数,但相较于经过几轮摧残的大堰湾来说,四五百人已经算是人多势众了。子悠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才选择轻车简从,而非劳师动众。待他快到大堰湾县城时,便远远地看见一幢幢高屋大阙兀然矗立,气势竟超过了自己的宫宇。于是,冷哼一声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二人也着实是目光短浅的蠢货,竟敢有‘僭越’之行!”
说着,便落在半成的县衙前面,见门梁上一块牌匾未来得及着色,上刻着“南桑府衙”。子悠又不禁哑然失笑,这两个人也果真是一片冰心、思乡心切,竟将上桑的南桑县搬到了大亚湾。若是这般平移,恐怕整个上桑国,加上县、镇、村的所有名字也不够察燕所用。这般想着,便迈步进了建了一半的县衙,一面走,一面在心中感叹着这二人的“大手笔”,竟能在这短短的数月之内,调集如此多的劳力,建起这样雄伟的宫殿来。光是这些粗壮的横梁,就几乎能让上桑倾尽所有。上桑多以隽秀小格为主,莫说是县衙,即便是他们所居之白朗殿,用料也不似这般阔绰。正看的出神,身边的弟子凑近了道:“行者,这县衙乃是箭毒木垒成的,虽经过濯洗,却还是偶有汁液滴落,是有剧毒的。”子悠低头看了看,见地上果然铺满了许多白色浆点,便出了大殿,转向大帐行去。几个得力的弟子跟到帐中,听他吩咐道:“你们几个各带些人,到附近几个镇村去搜捕嫌犯,再招募些乡勇,特别是昔日供职于县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