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30号以后还有一部南斯拉夫的电影要上映,我估计到时候会更忙了。”
“哦,这样啊,你们电影院啊,大华电影院也属于文化口,这样吧,我给你开一个人民文学杂志社的借调改稿函。到时候你就可以脱产来我们这儿改稿。
不过现在杂志社这边是借的戏曲研究院的楼,总共就5间房,两间大的,三间小的,书都没地方放。
你也可以在家自己改,如果有什么问题,你再到杂志社这边来。
还有啊,你在改稿期间,杂志社每天会给你发补贴。”
季宇宁听了眼睛一亮,这借调改稿正合他意。
只是不知道这每天的补贴是多少钱,他也没好意思问张主编。
“哦,对了,张主编,我今天还带了几首我刚刚写的诗,上次我来咱们杂志社,那个刘副主编说也希望我多投稿一些诗和散文。
诗刊那边那18首诗估计是够登好几个月呢,所以我就拿到咱们这边来。”
说着他从包里拿出他昨天写的那四首诗。
张主编笑眯眯的接过来,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老人抬起头来,两眼射出欣喜的光。
“好,非常好。比你给诗刊的那十几首诗还要精彩。
这四首诗都可以上9月份的头条了。”
随即老人让季宇宁稍等,他起身,出了房间。
一会儿的功夫,就带进来一个40多岁的大个子中年人。
“小季啊,这是我们诗歌散文组的组长周明。”
周组长热情的跟季宇宁打招呼,一口的西北口音。
季宇宁从周组长手里接过稿费单,一看,还不到20块钱。
这还是他把这四首诗都多分了几行,而且人民文学这边也是按顶格7块钱的稿费标准给他结算的。
这时候,张主编也把借调改稿函交给了他。
临走的时候,季宇宁悄悄的去问许以:“许组长,这个借调期间的补贴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