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璃神情专注,认真地说:“水利是农业命脉,成立水利规划院,按地形、气候、水资源状况规划水利设施。上游建水库,中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开凿灌溉渠道。”
贺长亭补充道:“陛下,水利设施建设工程浩大,耗费甚多,且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难题,比如土地征用、技术难题等,如何应对?”
沈璃坚定地说:“关于土地征用,我们会给予百姓合理补偿,做好沟通工作。技术难题方面,广招天下水利人才,集思广益。同时,设立严格的工程监管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对于破坏水利设施的行为,严惩不贷,制定水资源调配法规,保护水源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贺长亭恭敬说道:“陛下深谋远虑,水利工程定能顺利推进。陛下为百姓谋福祉,百姓定会感恩戴德!”
沈璃关切地说:“百姓住房问题要解决。在城乡建保障性住房,朝廷出资规划设计,贫困家庭免费住,中等收入家庭低价购买或租赁。”
贺长亭表示赞同,但又提出:“陛下,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善举,但如何保证建筑质量?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现象。”
沈璃严肃地说:“设立建筑质量监督衙门,从建筑材料选用到施工工艺、房屋验收,都制定详细标准流程。对违规建筑商,严惩不贷,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划分功能区,建设公共设施,鼓励多样建筑风格。”
贺长亭点头称是:“陛下心系百姓,百姓定能安居乐业。陛下之德,万民敬仰!”
沈璃目光坚定,说道:“道路交通建设也关键。制定全国规划,以京城为中心修官道,用新筑路材料和工艺,修乡村道路,路旁种树。”
贺长亭面露难色,提出疑问:“陛下,修路成本高,且维护也需要持续投入,财政能否负担?”
沈璃沉稳回应:“修路虽是大工程,但长远来看,能促进经济发展,带动贸易流通,增加税收。前期财政会加大投入,后期可通过收取一定的道路使用费用来维持维护成本。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建设,共同推动交通发展。”
贺长亭点头赞同:“陛下深谋远虑,交通畅达,国家繁荣可期。陛下新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沈璃最后提到养殖业:“养殖业对民生经济重要。设‘畜牧养殖专项基金’,太府寺管理,给养殖户低息贷款,依规模和品种定额度,最高五百两。每年拨专款作灾害应急救助金。”
贺长亭补充建议:“陛下,贷款给养殖户虽好,但部分养殖户可能缺乏养殖技术,即使有资金也难以养好牲畜,如何解决?”
沈璃肯定道:“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各地设‘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站’,派专业人员定期下乡培训,编写手册免费发放。招揽人才,奖励创新成果者。构建疫病监测网络,州县设监测点,发现疑似病例十二时辰内上报,朝廷建疫苗作坊,免费发疫苗并指导接种。设‘畜产品价格调控司’,调控价格,办展销会,开通海陆贸易通道。”
贺长亭恭敬行礼,声音洪亮:“陛下圣策宏伟,若顺利实施,我朝必将繁荣昌盛,臣定全力辅佐陛下!从今往后,臣必当紧跟陛下脚步,为推行新政肝脑涂地!”
沈璃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贺长亭,见他已然心悦诚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微笑。
她心里清楚,丞相在朝堂上举足轻重,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说服了他,便等于掌握了半个朝堂的话语权。
况且,自己提出的每一项决策,皆是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利弊,从律法革新到民生建设,桩桩件件,都是为了华国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
如今,贺长亭转变态度,全力支持新政,这场改革大业,已然成功了一半,接下来,便是大刀阔斧推进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