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华夏古代的黑科技!天下第一剑!

和珅接着说道:

“臣听闻乾隆八年的夏季尤为酷热,发生了百年难遇的旱灾。”

“当时不仅死了非常多的庄稼,而且还有无数百姓丢失性命。”

“皇上您心忧天下,提笔作诗。”

“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乾隆听见和珅的话,想起来那个酷暑的情景。

那年他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天都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

写着各地灾情的奏折每天都如同雪花般被呈上来。

灾情过于严重,若是民怨爆发,那么对大清来说是绝对不利的。

他不得不仔细思考救民之策。

这首诗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

一是因为他确实为百姓的境遇和各地的灾情而感到焦虑。

二是为了能够安抚民心。

接着他便开展了一系列的救灾行动。

组织了诸多义士,在指定地点搭建草棚便于百姓解暑。

还熬制了解暑汤分发给百姓。

接着便是组织大量的大夫,免费给百姓义诊,让因为酷热而身体不适的百姓得到免费的治疗。

还为了保证百姓的安全,将患病的人进行隔离,再让大夫帮他们治病。

除此之外,还开仓赈灾,给受灾百姓运送粮食数十万石。

然而粮草只能解决燃眉之急。

于是,他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引水渠,想要将长江和黄河之水引流到附近的城镇。

他还以工代赈让受灾百姓参与到开凿水渠的工程中。

在这一连串的赈灾政策下,旱灾所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得到了迅速平息。

这时,和珅的声音又响起。

“陛下,您看呐。”

“虽然那次旱灾几乎掏空了大清的国库,但是您却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大清的稳定!”

乾隆点点头,脸上带着一丝得意。

“不错,得民心者得天下!”

“若不是朕反应及时,这天下早就乱了。”

和珅继续说道:

“而且您在那次旱灾之后,便在各地修建水渠,来保证基本水源供应。”

“另外大面积修建粮仓,来防止灾难再次发生。”

“皇上,正是您的这些英明决断,才使得这些年大清一帆风顺!”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没有那次大旱,哪有现在大清治理旱灾的经验呢!”

“您治理这次大旱的对策,肯定会在史书中留名呐!”

“可以说,我大清现在不惧任何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