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稿朝堂风云起:亚特王国之事引发的争论(二)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阳光透过宫廷的窗棂洒在了金碧辉煌的地面上。只见国王林霄气宇轩昂地从殿外缓缓走来,他那沉稳有力的步伐仿佛每一步都能震动整个朝堂。

林霄身上穿着一袭华丽无比的龙袍,袍子上绣满了精美的图案和象征皇权的金龙。头顶上戴着一顶璀璨夺目的皇冠,那皇冠上镶嵌着无数颗闪耀的宝石,光芒四射,令人不敢直视。他的神情严肃而威严,不怒自威,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待走到龙椅前时,林霄轻轻一甩衣袖,然后稳稳当当地坐在了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椅子上。接着,他微微抬起右手,用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说道:“众爱卿平身。”

这时,站在一旁的太监连忙向前走了几步,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国王行了个礼,然后清了清嗓子,扯着尖细的嗓音高声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太监的话音刚刚落下,朝堂之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就在这短暂的寂静之后,只见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大臣跨步而出,来到殿前向着国王拱手行礼道:“启禀陛下,微臣有本要奏。如今天下局势变幻莫测,虽然我大燕国已成功战胜了亚特王国,但据微臣所知,那亚特王国依旧贼心不死,他们的军队时常在我国边境骚扰滋事,致使边境一带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啊!因此,微臣斗胆进谏,认为我国应当趁着此次胜利之势,趁热打铁,继续大力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力量,以防止亚特王国日后卷土重来,再度侵犯我大燕国土。”

这位大臣的话语刚落,紧接着又有另一位大臣快步走出队列,同样向着国王拱手施礼并附和道:“陛下圣明!微臣也认为此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那亚特王国此番虽是遭受了沉重打击,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国内尚存一定实力,实乃不容小觑。所以,为保我大燕国江山永固、黎民安康,咱们务必要做到未雨绸缪,不仅需要增添更多的边境守军,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固现有的防御工事,如此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就在此时,只见一位身着官服、面容严肃的孙家派系官员稳步走出队列,他昂首挺胸,义正言辞地站出来反驳道:“启奏陛下,如今天下初定,战争刚刚落下帷幕,我国的黎民百姓经历了漫长战火的摧残和折磨,早已疲惫不堪,急需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啊!倘若此刻继续推行大规模加强边境防御之策,必然会导致赋税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这无疑将极大地加重百姓的生活负担。微臣斗胆进言,当前之急乃是首先全力安抚百姓,积极推动国内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至于那边境防御之事嘛,可以适度予以增强巩固,但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发民众怨声载道。”

这位官员话音未落,整个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犹如热油锅里溅入了冷水一般,顿时变得喧闹嘈杂起来。那些坚决主张加强边境防御的大臣们一个个面色凝重,他们心急如焚地纷纷摇头摆手,表示强烈反对。这些大臣们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不趁此机会大力强化边境防线,就极有可能给一直对本国虎视眈眈的亚特王国留下可乘之机,一旦其突然发动袭击,后果必将不堪设想。然而,与之针锋相对的,则是那些力挺优先休养生息的大臣们。他们神情激动,慷慨陈词,一再强调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所在,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方能长治久安。一时间,朝堂之上双方各持己见,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轻易让步。

洛尘见到朝堂之上众人议论纷纷,他从容不迫地迈步而出,拱手施礼后朗声道:“陛下,依微臣之见,边境防御与百姓休养生息二者实则并非相互对立、难以共存之事。若能妥善规划并合理分配资源,完全能够做到在强化边境防卫力量之际,亦不忘关注国内经济之蓬勃发展。例如,于边境地域大力施行屯田之制,令戍边将士们在无战事之时开垦荒芜之地。如此一来,不但可提升粮食之产出量,还能有效缓解黎民百姓肩上所承担的重担。”

王座之上的国王林霄闻听此言,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其双眸之中更是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赞赏之色,缓声言道:“洛尘爱卿所言甚是在理啊!诸位爱卿,我等需在这二者之间觅得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切不可让吾国之百姓深陷困苦,与此同时,对于那虎视眈眈的亚特王国亦万不可有丝毫懈怠之心。”

就在此时,孙家派系的一众官员们眼见国王似乎颇为赞同洛尘的主张,心中自是不甘。只见其中一名官员跨步上前,躬身行礼之后高声道:“陛下明鉴,洛尘大人虽提出屯田制此等良策,然其中却存有不少棘手难题亟待解决。就拿士兵们是否甘愿投身于屯田一事来说吧,毕竟戍边本就是他们的首要职责,若再额外增添此项劳作任务,恐怕未必人人都心甘情愿。再者,开展屯田所需的各类种子以及农具等必备物资究竟应从何处筹措而来呢?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且切实加以应对的关键所在啊!”

小主,

洛尘气定神闲地微笑着回答道:“大人请宽心,莫要为此事烦忧。这些士兵其实大部分都出身于平民百姓之家,对于民间百姓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他们有着切身体会,自然也能深刻领悟到屯田制对于咱们整个国家以及黎民苍生而言有多么至关重要。所以呢,只需我们耐心地加以正确引导,我坚信他们必定会满怀热忱且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而关于所需的种子、农具之类的物资嘛,一方面我们完全能够从本国范围内进行合理调配;另一方面,还可以考虑跟声名远扬的盛华商会展开通力协作,请他们慷慨解囊来予以供应。如此一来,这诸多难题便可迎刃而解啦!”

当提到盛华商会时,端坐在王座之上的国王林霄那原本沉稳如渊的眼眸之中,竟不由自主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不过,仅仅只是一瞬间而已,他便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状态,重新恢复成了先前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并开口言道:“既然如此,那就依洛尘爱卿所言去办吧,暂且先尝试推行一下这个屯田制度。诸位爱卿啊,如果你们还有其他要事需要禀报,不妨现在就说出来吧。”

紧接着,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一场关于战后诸多关键问题的激烈辩论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赔偿金额的多寡、领土边界该如何重新划定等等一系列重要议题,犹如一把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点燃了诸位大臣心中那团炽热的火焰,使得他们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一时间,朝堂内人声鼎沸,观点碰撞出的火花四溅,场面热闹非凡。

端坐在王座之上的国王林霄,则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岳,他面色沉静如水,默默地倾听着大臣们或激昂慷慨、或深思熟虑的见解。偶尔,当某个论点引起他特别关注时,他会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或者若有不同意见,他也会不紧不慢地开口阐述自己的看法,其言辞简洁明了却又极具分量,仿佛每一个字都能化作定海神针一般,稳稳地掌控住整个朝堂议论的节奏与方向。

然而,在这看似寻常的朝堂议事背后,实则隐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这不仅仅只是对于亚特王国战后各项事宜的单纯商讨,更是各个派系势力在这权力舞台上的一次正面交锋。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年轻有为的洛尘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

朝堂之上,诸位大臣正围绕着战后的众多事宜展开激烈的辩论。他们各自据理力争,言辞犀利,互不相让,现场气氛紧张而又热烈,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随时可能会爆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冲突。

洛尘则静静地伫立在一旁,他那俊朗的面容上没有丝毫波澜,神色依旧平静如水,但那双深邃如潭水般的眼眸之中,却隐隐透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期待之色。

就在众人争论得如火如荼之际,忽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停歇。说时迟那时快,一直沉默不语的洛尘猛地向前踏出一步,然后高声喊道:“陛下,上官飞他……投降了!”

这短短的一句话,宛如一颗从天而降的巨石,狠狠地砸进了原本平静无波的湖面之中,瞬间掀起了千层巨浪。刚刚还喧闹异常、仿若菜市场一般嘈杂的朝堂,在这一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安静得甚至能够清晰地听到在场每一位大臣急促的呼吸声。

所有大臣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样,纷纷瞪大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洛尘身上,仿佛想要从他的身上看出一些端倪来,以确定自己是否听错了这个惊人的消息。

“这……这是真的吗?”国王林霄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之色,身体前倾,双手紧紧抓住龙椅扶手,激动得一下子从那象征无上权力的座位上猛地站起。由于情绪过于激动,他的声音都不禁微微颤抖起来,就像风中摇曳的烛火一般飘忽不定。

此刻,林霄的眼中闪烁着惊喜与疑惑交织在一起的光芒。那光芒犹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璀璨夺目却又稍纵即逝,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含义。

“没错,陛下。他已经向我宣誓效忠了!从今往后,他便是我的家臣!”洛尘面不改色,神色镇定自若,宛如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不为任何外力所撼动。他的语气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说得铿锵有声、掷地有声,仿佛这些话语拥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

然而,就在这时,一声尖锐而刺耳的嗓音突然响起:“你是不是发烧糊涂了啊?他怎么可能会向你效忠呢?”说话之人正是孙启文,只见他一脸鄙夷地看着洛尘,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刺骨的寒风,冰冷且无情,令人不寒而栗。

孙启文的话语中充满了浓浓的质疑和不屑一顾的态度,似乎觉得洛尘所说的一切都是天方夜谭般荒诞不经。他一边说着,还一边夸张地摇着头,仿佛听到了世间最为荒谬可笑的笑话一般。

洛尘就像完全没有听到周围那些嘈杂的声音一般,他面色平静如水,宛如一尊雕塑般稳稳站立着。只见他从容不迫地将视线转向了端坐在王座之上、威严无比的国王,然后用一种十分沉稳且自信的口吻开口说道:“尊敬的陛下啊!此次前来拜见您,其实在下有一件要事要特地告知于您。那便是——我希望能够将上官飞接至寒舍居住一段时日,不知陛下意下如何呢?”说这话时,他的眼眸之中闪烁着真挚与恳切之光,那光芒仿佛能够穿透一切迷雾直达人心;与此同时,他说话的语气既充满了敬意又显得坚定不移,让人难以忽视其话语中的分量。

此时,高高在上的国王林霄不禁微微眯起了那双狭长而深邃的眼睛,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思索之色。沉默片刻之后,这位掌控着整个国家生杀大权的王者才终于缓缓开了口:“嗯……自然是可以的。只是,在此之前,可否请你先行告知本王,你究竟是通过何种方法达成此事的呢?毕竟这可着实令人感到有些惊讶呐。”话音未落,国王便已将自己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牢牢锁定在了洛尘身上,那目光犹如两道闪电,似是企图直接穿透对方的灵魂深处,从而揭开隐藏在这则惊人消息背后那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