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主,临安城外有三十万大军围攻,我们是否要等待他们两败俱伤!”
燕云三十六刀门主向杨过禀告。
“怕什么,燧发枪和火炮就是千军万马,更何况等下去有的不会是两败俱伤,只会是联手灭明教,当初契丹与宋联手,却反而被宋出尔反尔遭大金覆灭,后来大金被蒙古打得抱头鼠窜,宋又想趁机获利。”
“你要知道,蒙古大多是轻骑兵,可大宋步卒和弓弩兵的武器却是当今世上的最强,没有战马就无法反攻,没有火炮就不能攻破城门。”
“我们有西域马场,也有重型火器,两个都不缺,面对这世上最强的步卒和最强的轻骑兵绝对不能侥幸,否则会被灭的连渣都不剩。”
杨过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更何况现在驻守临安城的大宋步卒,弓弩兵,以及蒙古轻骑兵都是世上最强。
相当于用最强的同时代火器,与最强冷兵器战力大战。
如果不尊重对手就相当于自取灭亡。
临安城外。
当杨过率领的大军抵达之时他们果然没有半点松懈和恐惧,反而蒙古大军依旧是不动如山。
他们粮草充足,又有忽必烈亲自坐镇,三十万大军势如破竹,始终不将被明教夺取的北地放在眼里。
至于大理和明教联手在大宋攻城略地,也同样不在忽必烈看中的份量里,他显然不在乎这一切。
只要能攻破临安城,忽必烈就能卷土重来。
“这才是世间最强的军队啊,终究是训练有素,如果不是我们有超越时代的火器,又如何战胜这世上最强,也是最后的骑兵辉煌。”
杨过当然知道上百年后的明教起义,会将元军击败,可多年沉沦早已不是现在巅峰时期的蒙古铁骑。
“能遇到巅峰时的蒙古轻骑兵对我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安营扎寨,当三方决出胜负之时就是天下重新划分之时,不可能有三足鼎立,只会是再兴盛世,这将会是胜过大唐的疆土,我要将西域,漠北,吐蕃,建州,大理,海岛全部收入囊中。”
“想必忽必烈也是这么想的。”
杨过号令部众重新布阵。
火炮,火枪都用来防御巡逻。
他们安寨营寨也不是纯粹的木头搭建,是以马车运输来阻挡骑兵的火器抵御工事。
“隋王!”
“我们可以让蒙古大军腹背受敌,传信给大宋天子,里应外合!至于天下如何划分都该是一家人关起门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