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高炮平射的威力

坦克对射并非是距离越近穿甲能力就越强。

九七式坦克的57毫米主炮由于口径更大、炮口初速更低,所以最佳破甲距离是在三百米左右,距离过近的话,炮弹反而会因为达不到最大速度而损失动能。

炮口初速高达千米每秒的二号坦克最佳破甲距离则是在百米左右,对此早有研究的周驰指挥着坦克团的二十四辆二号坦克拼命抵近,和倭寇的九七式坦克展开贴身肉搏。

在这么近的距离上,二号坦克几乎是有着碾压性的绝对优势,完全可以无视伤害地对九七式坦克进行肆意虐杀。

战车三团两个联队的六十余辆九七式中坦和二十余辆九五式轻坦很快就损失过半,被当场击毁了四十多辆。

坦克团则也在混战中遭到了倭寇各种步坦火力的轮番打击,付出了十辆战损的代价。

“让坦克团撤下来”,在巩店镇里亲眼目睹了这场坦克遭遇战的赵骥及时调整了各部队原定的攻击出发顺序,“41旅出动一个步兵团掩护防空团上去接应坦克团,给我把鬼子剩下的坦克都打掉!”

防空团现在不是应该在淠河西岸地区才对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其实不光是防空团,本来在淠河以西设防的三纵、六纵共六个旅,此刻只在最前沿阵地留下了两个旅伪装主力尚在,其余四个旅已经和防空团一起在昨天星夜兼程地秘密转移到了阜阳地区。

要想奇袭亳州,只靠阜阳的四纵两个旅肯定是不够的,好在后来的淮海战役中有着相同苦恼的502已经给赵骥提供了参考答案——极限兵力转移!

和淮海战役类似,此时的南线战场已经进入到了僵持阶段,双方暂时谁都拿对方没什么好办法,于是一起默契地保持了武装对峙,静静等待着主战场分出胜负再说。

既然南线敌人没有主动出击的进攻欲望,那赵骥干脆就抽出四个旅补充到邻近的阜阳战场,等解决了倭军中集团再快速回头来对付南线敌人。

接到撤退命令后,坦克团剩余的十七辆坦克在本方炮兵的掩护下开始倒车退出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