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修建的金门路,向公众们征集道路名称时,有一个居民的建议脱颖而出,后被采纳。这位居民提议:“我的建议是:取名金门路。与旁边的绣户街交相辉映,有‘金门绣户’之美意。”

大路建成后,园林局还别出心裁地选择种植银杏树,到了秋天,便很好地彰显了它的名字,繁荣富庶。

绣户街每日都有很多人接踵而来觅食,景象十分热闹。

周无涯沿着绣户街往深处走去。

有很多连锁的商户们都看中这条街的地段和名气,希望能够入驻。

不过,负责准入管理的那位官员十分刚正不阿,完全不会因为品牌的名气而对其有什么厚待;挑选方法完全依据食物本身的好坏,非常纯粹。

因此,这就保证了绣户街上的美食店铺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全凭自己的真本事。

街上的大多数店铺都会在牌匾和门口装潢处下足功夫,毕竟是门面嘛。

比如周无涯刚刚走过的面条店,门面装修得金碧辉煌,黑底金字,店里的老板还曾夸耀过他家的牌匾花重金请了书法大家题写。

从外面看上去,绝对想不到它这么大费周章的竟然只是个卖面条的。

周无涯走进一家从外面看来装潢简单的小馆子,大门的牌匾是白底蓝字,上面印着四个大字:百年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