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玄门客栈之七星门(2)

至怪秘传 虚臻 2174 字 21天前

来者却是叶之全,他见尊师惆怅,也道:“师父忧国忧民,胸怀天下,实乃我辈楷模,弟子如有师父万分之一,足慰平生矣。”散人兀自背对,乃曰:“说甚楷模,人生在世,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者又有几人。为师纵有心于社稷,却待怎样,宋家气数已尽,恐无力回天,只是苦了万千黎庶,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怎生惨矣。”旋即又道:“为师命汝取剑,汝却何故迟来?”叶之全一笑,便道:“试问普天之下,谁人不知师父惯以指法着称,却不曾用剑,言三尺青蜂,意在三更而来。”散人笑曰:“论悟性何比之全也。”叶之全谦然笑下。

此时七星散人方转过身来,拂髯谓曰:“为师教你前来,用意有二;其一,此剑归你所有。”言罢,叶之全大愕,忙道:“师父这万万不可,弟子何德何能,怎敢妄得师父佩剑,实不敢受,还请师父收回承命。”

小主,

散人负手凛立,道:“为师此举却有深意,汝不消推却。”诚所谓师命不可违,话已至这般,若再番推辞,只怕不好。叶之全才得勉强收下,却问道:“师父,这其二何如?”七星散人先时未语,而打袖中取出三封信函,上书玄,绝,开三字,甚为醒目,交与道:“此有三封偈语,当好生保管,勿让人知去,只可你一人拆读,便是你师兄也不行,切记。”

叶之全见师父神情凛肃,知斯事体大,当即应曰:“弟子谨记师言,不敢有违。”散人点头,于是乎又取一书,持在手中,说道:“此乃本派上乘武学玄门指法七星诀,内附要义,定要好生保管,切勿遗失。”叶之全疑云至深,不知师父今宵是为哪般?乃一脸惊疑之色,待要释疑,散人却道:“你定生疑虑,为师何尝也知,但有一事不可不表。”叶之全观师道:“请师父一言,弟子定当遵从。”散人点头道:“这七星诀中诸般武学,你断乎不可修习,为师于汝另有一番造化。”此一言,虽玄之又玄,但叶之全依旧持疑应下:“师父所言,弟子当铭记于心,断不敢有忘,还请师父放心。”

散人笑曰:“论汝之品行,为师自然放心,只消谨记为师之言,日后定可逢凶化吉。”叶之全重重点头,问曰:“敢问师父,三封偈语怎生读法?”散人悠悠道:“偈语者,偈颂也。今有三偈,谓之玄、绝、开。一入襄阳乃观玄,二身遇险则看绝,三获新生即视开,可也。”言毕,叶之全饶显神思凝重,却将收好。

七星散人未言,而转过身去,望月不语。

叶之全亦心照不宣,旋即拜辞:“弟子告退。”后深施一礼,缓步下楼。

……

不日,七星门上下直赴襄阳。一行以七星散人为首,入室弟子柳凤年、叶之全各侍左右,西堂主云龙、北堂主赤琥赫然在列,随行堂众不下百人。未几,抵达襄阳,一路行色匆匆,好番马踏飞尘,百马嘶鸣,喋喋不休。

一轮红日衔远山,天半余霞与青碧交相辉映,好一番青丽壮阔,无与伦比。此时归鸦鸣于枝头,周遭暝烟将四合,天已暮色沉沉。

一行勒马当下,便听柳凤年道:“师尊!我等日夜兼程,未有停歇,想已人困马乏,不远便是襄阳,不若寻家客栈先行落脚,次日入城却也不迟?”散人望远犹自出神,微微拂髯,点头未语。时下便见前有一客栈,柳凤年遂示诸人即往。

待到门前,众皆下马,俱是风尘仆仆,掌柜的见来了生意,忙唤小二好生招呼着。牵马的牵马,迎客的迎客,忙得是不亦乐乎。这番一入客栈,立时人满为患,四方扰攘。前客虽有不满,但见来人不俗且带兵刃,知是江湖中人,一时未敢造次。

话说客栈,其名襄阳,故曰‘襄阳客栈’。乃分三层,上下通透,容纳百人亦不在话下。此时诸人俱都落座,待酒菜俱全,好番吃喝。散人一桌皆为素食,此刻端坐正中,略饮薄酒,许因心中有念,故食之无味。同席者,当有柳凤年、叶之全,还有龙琥二位堂主陪同,散人虽是无言,但几人不免推杯换盏,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