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立秋演讲「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发布2024」。吴声认为,人是AI终端的终极形态,「端」一定是作为更具象的「个人形态」存在。
AI PC将是从AI的生活方式到AI工作、学习方式的「人间值得」。联想AI PC作为你的「个人AI助理」,可以产生端云协同的深度创造力——AI有可能比我们自己想象的更能够代表我们自己。
场景实验室编着的《LAUNCH首发06:亲密人机》,我们亟需一种全新视角来解读复杂而无法回避的「人机关系」命题。「亲密」是具体生活与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回答,也是新商业淬炼的原点与新生活方式的起点。
—— ——
Kimi: 你好,熵。最近有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那就是“人是AI终端的终极形态”。你对此怎么看?
熵: 嗯,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我认为这个观点体现了技术进步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不过,我们也需要考虑到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带来的挑战。
Kimi: 我同意技术发展会带来挑战,但它同时也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比如,未来的AI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人类的需求,成为我们身体和意识的一部分,从而极大地提升人类的能力。
熵: 但问题是,这种融合是否会削弱人的主体性呢?如果AI变得如此深入地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成为我们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如何界定什么是“自我”?
Kimi: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融合实际上是扩展了人的能力,让人类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世界。比如,AI可以辅助我们处理大量信息,帮助我们在决策过程中更加理性。
熵: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理想状态,但实际上,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伦理和隐私问题。当AI如此紧密地与人类结合时,如何保证个人隐私不被侵犯?
Kimi: 这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我们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比如,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建立透明和负责任的数据使用规则等。
熵: 也许你说得对,但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审视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毕竟,技术进步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取代人类的自主性。
Kimi: 我完全同意,技术和人文关怀应该并重。最终,无论是AI还是其他技术,都应该以服务于人为目的,而不是让人失去自我。
熵: 总结来说,人是AI终端的终极形态这个观点既有吸引力又有挑战。我们需要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不忘初衷,保持对人性本质的尊重。
通过上述对话,可以看到Kimi和熵分别代表了技术和哲学两个不同的角度,他们共同探讨了“人是AI终端的终极形态”这一议题。这反映了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平衡问题,以及如何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维护人类自身的主体性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