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西北方向的马腾、韩遂等小势力虽名义归顺却可能暗中对抗,使曹操无法全身心南征,预计半年后他必定北返,否则北方内部可能会出现问题。
这表明曹操现有军力并不足以战胜江东。
经济方面,投降派强调曹操掌控九州,庞大的经济体量非南方政权能比肩。
而周瑜指出北方尽管幅员辽阔但由于长期战乱还未完全恢复生气,南方则人口繁荣且相对安稳增长,例如仅一个扬州就抵得上北方三个州以上,虽然整体规模较小,但在人民富足方面不输于对方。
面对周瑜多角度深入有力的回应,投降派无言以对,张昭亦承认周瑜见解深刻。
最终在周瑜坚定不移反对曹操的决心影响下,江东众臣暂时放弃投降念头,也正是因为有了周瑜这样的坚定抗曹者,才使得赤壁之战得以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鲁肃同样是坚定支持抗击曹操的重要力量。
【尽管他在内政和外交上确实是一把好手,但在军事指挥方面,则显得不足挂齿。
】 【鲁肃虽有抗曹之心,却并无足够的抗曹之力。
】
【而吕蒙此时只是周瑜身边勤学苦练的后起之秀罢了。
】
至于陆逊……还是别提了!
【作为江东世家的一员,他并未在这场赤壁之战中袖手旁观,已经非常给孙权面子了!】
【可以说,若无周瑜,哪来的三国鼎立?这不仅是一种说法,更是实际情势所决定的。
】
【有人认为,曹操在赤壁之战未能获胜,是因为北方经济尚未碾压南方。
这个观点固然没错,但仅触及表面!】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周瑜,孙权很可能会选择投降。
【如果孙权屈膝,刘备再怎么奋力抵抗,几年内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
【一旦孙刘联军被击溃,其他如刘璋、张鲁等势力又哪里有勇气抵抗曹操?恐怕早已不战而降了。
】
因此,周瑜不仅是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更为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做出了关键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