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郢之战后,整个秦国,开始制定了新的战略方向了。
总得来说,无非三个,一个是继续东出攻打楚国。
一个是对韩魏两国的西南方向发起攻势。
至于最后一个,自然是北上攻打赵国。
在秦国收到鄢郢之战大胜的消息以后,往后的几年里自然是一直对出兵攻打的方向有着争议,朝中自然各式各样的意见都有。
而魏冉,也就是嬴稷的舅舅、曾经的丞相、后来的卸任又复出当丞相的他,此刻站了出来。
他说:“大王,若是进攻赵国,秦军不止会受到来自北面的赵国的攻击,还要随时堤防从南面袭来的韩魏的攻击,若是秦军被夹击,此战必败!”
他又继续说:“若是继续东进楚国,一样将面临可能会被韩魏两国切断返程后路的风险。”
魏冉说完,殿堂上各大臣心里一紧,答案早就呼之欲出了。
那便是向着韩魏方向的西南方向出兵了。
当然,韩国暂时算是盟友,那么目标自然就只剩下了魏国。
说是目标是魏国,其实最真实的目标,是魏国后方的齐国。
为什么?
因为此时的齐国在不久前刚被秦、韩、赵、魏、燕五国一齐进攻,痛失了70座城池。
至此,齐国一蹶不振,在强国地位中跌落,秦国上位,统治地位也从强国转变成了霸主强国。
要说秦国才是最狠的,当上老大还不满意,甚至想趁齐国虚弱的时候要他命。
白起的一生仿佛和战事挂钩,才刚结束了鄢郢之战没多久的他,听到了伯乐魏冉的提议以后,自然毅然决然地带着大军开始北上了。
不过赶路也是需要时间的。
于是我们的秦王,嬴稷的舅舅,秦国现任丞相,提出亲自出征讨伐魏国。
魏冉也算是一位军政两开花的全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