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奇遇

天虑 远方的灵魂 3949 字 17天前

说着走向小胖指的方向,小胖一看杨思博要和栾天翔去,立马跑了几步上前带路。也不是太远的地方,小胖指着说:“那里。”

栾天翔向那边看了一下,什么也没看到,说:“哪有呀”。小胖说:“地面下呢!”

栾天翔往小胖指的地方走过去,映入眼帘的是小胖拉的一堆排泄物。转头呸了一下说:“太,恶心了。”

小胖说:“我没让你看这个,是旁边的。”

栾天翔说:“你赶紧回去,拿铲子把你那些废物清掉,这让我们咋过去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胖一溜烟的把铲子拿过来,清理了自己的排泄物。领着栾天翔和杨思博来看他发现的眼睛。

确实不到跟前是看不到的,他是埋在土下面的。

杨思博说:“你怎么发现的。”小胖说:“我在这蹲着没事,就用小树枝挖面前的土,挖着就看土里有个黑色的东西,挖挖就看像是只眼睛,我马上提起裤子就跑回去了。”

杨思博在小胖挖过的地方又继续扩大面积,发现并不是眼睛,而是符号或是文字的东西。

栾天翔和小胖两人也过来帮杨思博清理。三人清理了大概5平米的面积,下面是岩石,上面刻着是十厘米大小的符号或是某种文字。

杨思博用手机将这些符号拍下来说:“把这些在用土埋上吧。”

三人返回原地,杨思博看着手机里拍下的符号说:“这些符号,我真是不认识,需要找相关的文字专家进行分析和破解的,天翔我给你传一份,你上大学后,如果碰到学校里的考古专业的专家,可以咨询一下。”

栾天翔说:“好的,老师。”杨思博接着说:“这可能是某种文字或是有意义的符号,可能与这座山的来历有关,并且有可能揭开我们的疑问。”杨思博继续说:“我们走吧,去山顶,一会天黑了。”

于是三人继续向山顶出发。杨思博和栾天翔边走边聊:“这座山真的很神秘,从现在发现的一切表明这座山还会有更大的秘密,我们下山走另一个方向,看能不能有不一样的发现。”

说着聊着他们就来到山顶,山顶果真是平的,就像人为平整过的,有几棵比较粗壮的大树,其余的什么也没有。

天马上要黑了,太阳正在落下,三人放下行李,望向日落的太阳。

太阳也不是刺眼的存在了,好像一颗巨大的鸡蛋黄一样,映着红色的晚霞甚是奇幻美好。

三人就这样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每个人好像都在想着一些事情,并且都面带微笑,好像是在想着各种的美好。

晚霞和太阳随着时间逐渐被黑暗吞没。

三人还是找了棵大树把帐篷支起来,生好火炉,坐着晚饭,聊着天。看着天空星辰,望着山下的万家灯火,真是特别美好。三人吃过饭,欣赏了许久的美景,话并不多,好像是被美景震撼到了似的。

一夜并不是很长,栾天翔和小胖韩晓宇又是在美梦中,被杨思博唤醒。

杨思博喊:“起来看日出了。”二人都迅速的翻身起来,这好像都是他们的期待吧。三人站在山顶的边上望着即将升起的太阳,就看脚下大片的云海,在远处逐渐开始有光亮,当光亮照白了远处的云海后,一个黄色的球体慢慢的升了上来,照亮了整片云海。

这是很多人没有过的经历,此时此景只有诗人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景象吧!三人应该都觉得不虚此行吧。

三人欣赏完景象,就又开始收拾行囊,这时的包裹已经比来时轻了许多。这都是小胖的功劳呀!三人吃了早餐,将垃圾等物品收拾好。

杨思博说:“我们今天不走便道了,走树林,看能不能有更多的发现。”

栾天翔是非常赞同的说了声:“好的,老师。”

韩晓宇有点不情愿的也应了一声:“好吧。”

三人背起行囊,找了一处缓坡就往山下走,一路上杨思博和栾天翔仍是边走边查看岩石的结构,照常的做着记录。

由于下山比上山容易些,负重也少了许多,一上午好像就走了一半的路程。

这时天开始阴了上来,风也开始变大。

杨思博看了看天上的乌云说:“不好,一会可能要下大雨了,我们得找个避雨的地方。”

小胖韩晓宇笑着说:“老师,咱们把帐篷支起来,放在大树旁,咱们就在帐篷里避雨不就行了吗!”

杨思博看了小胖一眼说:“这山这么高,大树下面有雷击的风险,况且一会儿风大咱们的帐篷是支撑不了太长时间的。我们做好能找个山洞躲躲,那是最好的。”

栾天翔听后四处的张望,根本也看不到有山洞的地方啊!

杨思博接着说:“我们抓紧找一下吧,如果雨太大还有可能出现泥石流的危险呢!”

于是三人接着往山下走,大约走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天上就开始降下雨水了,风也变大了。

杨思博又抬头看看天上的乌云说:“这雨应该不小的,该怎么办呢?”

就在这时一阵强风吹过,虽然有树木,但还是刮起了尘土。三人都掩面下蹲,做着防御的动作。

这时传来一阵呜呜,呜呜的响声。

杨思博听到后很兴奋的站了起来说:“天翔,你听到声音了吗?”

栾天翔听到杨思博老师喊后,也兴奋起来回复:“老师,我听到了,这附近应该有山洞或崖缝”。

杨思博说:“是的,我们抓紧找,听声音应该离这不远。”

杨思博用纸条试了一下风向,指着顺风的方向说:“往那边走。”

栾天翔和小胖紧跟着杨思博身后。走着走着,就看十多米处有个山体裂缝。大约有5米高,宽度还看不清楚。这时的雨越下越大。三人的防风衣有点防雨功能,但也都湿了

杨思博喊着栾天翔和小胖指着那个山体裂缝说:“咱们快点,就那里了。”几分钟三人便跑到了裂缝里。这个缝隙里确实很大,并且雨水也进不来,三人将包裹放下来,用手拍打着身上的雨水。

杨思博说:“我们往里面再走走,把火盆点起来,烤一烤淋湿的衣服,等雨停了再走。”

三人将火盆点起来,又在周围找了一些木头,架起了篝火。

三人还是围在一起把湿的衣裤脱下来进行烘烤,并用火盆煮着水。

三人围坐在火堆的周围,甚是暖和。这是篝火着的比较旺,照亮了大半个洞穴呢。

杨思博借着火光向四周和上面看了一遍说:“这个洞穴好像是雨水和风化形成的。”

栾天翔问:“老师有什么发现吗?”杨思博说:“没有发现什么,但听洞里面好像也有风声,可能里面还有空间。”